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超脱》旁观者的角度看待生活

影视台词 > 影评 > :《超脱》旁观者的角度看待生活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超脱》旁观者的角度看待生活的正文:

1、男主童年受母亲自杀的影响,心理一直有个疙瘩,却从未对人倾诉过,生活中非常冷静克制,与人保持距离。尽管一直想要忘记,但是每到伤心的时刻,与母亲有关的记忆就会出来纠缠一番。他没有女朋友,唯一的外公也交谈甚少,显然要摆脱童年那段阴暗的记忆很难。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学校受女老师质疑之后,回把住在自己家里的小女孩赶走,这个时候他应该是比较绝望的,觉得自己没办法不注意外在的眼光,同时内心又开始怀疑,觉得自己并不能很好的照顾别人,因为根本无法承担照顾别人的责任,害怕失而索性不靠近。
2、父母的责任,中国有句古话叫,子不教父之过,显然是在强调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要。电影中的父母,大多来自于社会底层,很多也是生活中的Loser,他们从来不考虑孩子应该怎样来进行抚养,也从来意识不到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就如他们不懂得自己的生活为何槽糕且无力改变。认识水平应该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简单从哲学角度讲,人与人之间行为的差异都基于认识的差异,即世界观的差异。影片中女孩的父亲,用粗暴的语言来表达对孩子的不满,认为孩子的画心理阴暗,并嘲讽自己的孩子过于肥胖,这类人没有自己的思考,只是简单机械的把自己在生活中的不满,再一股脑的发泄到孩子身上。生活中太多这样的例子,心理学上讲,受虐者通常也是施虐者,受伤的心理需要转移、需要补偿,他们没有能力对这个社会表达不满,所以孩子作为生活中的弱者最容易成为父母情绪的牺牲品。父母从来不会想一下,自己给她的成长究竟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3、社会责任,表面上看,社会为了每个人都提供了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影片中也说了,这所学校更像个垃圾收容站,基本上集中了附近表现最差的学生。看到这里,可能大家意识到,教育一样是有社会阶层的,这些由来自底层社会的学生充斥的学校,如破窗理论的发展轨迹一样,整个学校的运行情况越来越糟。因为对教育方面的情况知之甚少,隐约觉得这些方式是由问题,但是又不知道具体是哪些。
4、教育的目的,男主来到学校,女校长告诉男主,学生的基础较差,要按照教学大纲把成绩提上来。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啊!学习不就是为了提高成绩,上个好大学,有个好未来吗?但是,大家来看看影片中学生的行为就明白了,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成绩,是成人。出口成脏,不尊重老师还有同学,也不愿意学习,整个风气已经到了咋舌的状态,但是身处其中的学生并浑然不觉。因为他们身处的环境让他们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人给他们的人生做出更好的引导。因为无知,他们完全按照自己觉得好的方式生活,不断的给别人制造麻烦,同时也被人制造麻烦,整个就是混乱失控的状态。就在这个时候,教育部还在试压,说成绩创新低,因为这所学校托了后腿。孔子三千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但是为什么没有人施行呢?社会运行模式高度固化,大家习惯了用同一种方式做事。还有社会阶层的问题,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从来都是容易被忽视的。
最讽刺的一段应该是国家考试院负责人的一番演讲,激情澎湃的赞扬,说不放弃每个孩子,话锋一转却说到了社区房地产和教育的关系,男主扭头看向其他老师,仿佛台上演说的一切与他无关。确实他成功的保持了和所以事物的距离。能如此冷静或冷血也着实不易。
5、心理健康及冲突处理的问题,心理学上有个说法,人生中的很多悲剧都源于童年的一些伤害。在孩童时期,如果一些伤害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与舒缓,很多会伴随一生。男主时不时会出现母亲死时的画面,母亲的死亡和促使母亲自杀的事,显然是他幼小的心灵无法承受的,父亲很早离,对外公的心结,让他的痛苦无人诉说。尽管长大成人,工作和生活中将自己保护的很好,却内心紧锁。如他自己所说,觉得自己心里还是个孩子,身体的成长我们用肉眼可以直观的看到,但是心理的成长却很难衡量,心理的成熟度跟每个阶段所遇到的冲突的解决情况有关,有些人因为一些伤害,可能那一块的成长就相应停滞了。
再说一下女孩的自杀,很明显她的内心非常痛苦,喜欢画画却得不到认可,体型肥胖经常被人嘲讽,一个极度缺爱与关注的人,男主的到来像是她生命中的一束光,她观察他,觉得他不快乐,所以才有了教室那段对话。其实我们的观点就是自己内心的写照,很佩服男主的机智,立马察觉出女生可能存在问题,女生表白被拒,但是安慰的过程中被女老师的突然到来打断,错失最佳安慰时机,后面女生选择自杀。其实看到女生跑开之后,已经隐约觉得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生无可恋,她没有得到关爱与关注,最后用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同时也是内心对于那些伤害最激烈的抗诉。
显然男主的的处理方式会更好一些。
6、影片悲伤的基调,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深受折磨又无可调和。但是影片又通过细节告诉我们,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但是我们通常都被事情本身所影响而忘了找寻,也不知道如何解决。生活需要我们获得一种超然的智慧,拨云见雾看清事情的真相。
7、不是抱有一个好的信念就能解决问题。看到老先生跟男学生互骂,简直震惊了,但是却成功降伏了学生。语言上对女生的戏谑,也成功的让她意识到自己行为上应该检点。
反观女博士劝导女学生那段,老师那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演绎的很棒,以成人的角度来展示了学习的必要、社会的残酷,但是显然对姑娘并不太奏效,从对话可以看出她并没有一个未来的概念,也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对未来有多大的影响。博士老师的想法很对,但是并没有从女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所以也没有什么用,反而是引发反感。
8、结尾,用小说的节选来结束,有些事情你看在眼里,却无能为力。
作者郭-小-洁

《超脱》旁观者的角度看待生活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超脱》旁观者的角度看待生活来自微语录网,更多《超,生活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