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看完电影,回家过年

影视台词 > 影评 >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看完电影,回家过年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舌尖上的新年》影评:看完电影,回家过年的正文:

看电影《舌尖上的新年》真是一种“折磨人”的体验,它就好比是一种类似于冷暴力的残酷刑罚,让你独自坐在影院内,看着大银幕上那些无比诱人的美食,在不停地调戏着你的味蕾,让你身体中的馋虫轮番对你进行攻击,而且时间长达90分钟。
相信,大部分的中国老百姓都看过之前央视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并且深深地被其中展现美食的制作方式,食材的选取,甚至是厨娘的烹饪技巧以及中国各地的民间美食所折服。它用极具诱惑力的表现形式将中华美食与地域的生活习惯,传统文化甚至是历史传承相互结合。而“制作精良”这四个字,应该是所有看过这部纪录片的观众对其最深刻的印象。
现如今这部由纪录片原班人马倾力打造的大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今天正式公映了,可以说相比《舌尖上的中国》,电影是一部加长版,它用一部电影的容量、电影的手法、电影的镜头语言以及电影的讲述模式,将其更有力度的且更适用于大银幕放映的方式为观众全盘托出。
电影当然和纪录片不同,因为它要有一个中心的主题,90分钟的内容不能把故事带散,需要前后统一地营造一个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核心,也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显而易见,从这部电影《舌尖上的新年》的名字就能看出,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围绕着“新年”来发散的。
农历新年,在我们中国人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象征着团聚、美好、祝福的一个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是新年的起始,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而“舌尖”的团队,恰恰是把中国人最在乎、最丰盛、最快乐的新年作为了电影创作的基础,让其成为一个命题,而电影中所有展现美食的内容全部围绕着新年的主题一一呈现。真是既能调动观众的情感归属,回忆起自己家年夜饭的情景,又将中国人最精心、最富有情感、最传统的对于新年美食的制作方式展现出来,高明!
“人情味”与“年味儿”是我在看电影《舌尖上的新年》感触最深的两点。首先是“人情味儿”,在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中,似乎人情味儿变得越发的淡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相处,变得不再那么简单质朴,太多的利益关系、人情关系,渐渐的稀疏了我们之间原本应该有的情感。这种微妙的情感上的缺失,甚至是已经影响到了许多家庭的美满与和谐。而电影中恰恰是用了最单纯的方式,用制作美食的手法将“人情味儿”这几个字融入其中,带着对家人的厚爱,带着对长辈的恭敬,带着对子女的期盼而亲手烹饪出的美食,它是鲜活的且带有情感的,所以,它也是无价的。
通常生活在车水马龙的大都市,工作的繁忙以及生活节奏的快速,常常让我们没有时间享受,没有时间沟通,甚至是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显然过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时机,可以让我们的工作短暂的停歇,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稍显平稳。但是近些年,我们会发现,过年时的“年味儿”似乎已经变淡,已经没有小时候那般红火与热闹,甚至是失了传统过年的意义。而《舌尖上的新年》它用极其包容的视角,极度丰满的佳肴,极为赞叹的技艺,让我们重新感受着“年味儿”的到来,让心中缺失已久的过年的美好夙愿得以弥补。看完电影,回家过年似乎成为了一种心愿,贴心温暖。
穿越祖国上下,横跨大江南北,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创作团队,他们的创作历程值得我们钦佩,他们从最朴实,最具民间特色的美食开始找寻,不管是老百姓过年家中最传统,最必不可少的新年大餐,还是饭店中烹饪过程复杂,食材讲究的美味佳肴,他们都有涉及。而且在高清镜头表现力之下,将声效与灯光相互结合,把美食从无到有的过程以及背后充满了“人情味儿”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边看边流着口水的感动着、欣赏着、眼馋着。
中华美食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几千年的古代,到几百年前的近代的传承,我们自豪我们中国人惯有的传统智慧的结晶,也感叹我们传承下来的手工技艺的超群,更叹为观止我们祖国的地域广大,国泰民安的幸福。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就是将这份美满幸福的人生用我们最难以抵抗的美食的形式为我们展现的。
作者周小白

《舌尖上的新年》影评:看完电影,回家过年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舌尖上的新年》影评:看完电影,回家过年来自微语录网,更多《舌,过年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