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另一个故乡》一个村庄的编年史

影视台词 > 影评 > :《另一个故乡》一个村庄的编年史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另一个故乡》一个村庄的编年史的正文:

本片导演爱德嘉.莱兹曾是德国新电影的参与者之一,1962年,他和亚历山大.克鲁格在内的26个德国年轻人发表了《奥伯豪森宣言》,号召建立“ 新德国电影 ”。作为当年仅存的几位老将之一,这位新德国电影先驱推出了这部长达四个小时的[另一个故乡]。对普通观众来说,坐在影院观看这样的影片可能是挑战,但是对于导演来说,“这只是短片”。因为相比他此前长达54小时的《故乡三部曲》,以及他所追求的厚重史诗感,这部电影其实不长。“戏剧受结局限制,史诗则受时长限制。”为了实现他的“史诗”企图,他将个人记忆融合进对历史的想象中,通过19世纪中叶的欧洲移民潮来反映当代社会的移民现实。在这部由记忆与史实构建的史诗中,导演在男主雅各布身上寄寓了自己对欧洲梦想家的认可。当时,大批欧洲人因贫困移民南美,留在故乡,意味着在生与死之间挣扎。影片以青年雅各布的成长史为主线,包括他的爱情,他对身份的寻找,通过他的日记带出村庄的兴衰史,同时也是对德国民族史的隐喻。
梦想家雅各布
影片开头,随着驶入村庄的马车,镜头停留在一间普通的屋子,黑暗的门洞内传出嘈杂声,紧接着是一本从暗中抛出的书本。这本描绘南美洲生活的小说的拥有者即是片中的梦想家雅各布。他希往离开村庄,向往南美洲的生活,全然是因为这本书将南美洲描绘成一片神奇的大陆。而当地其他人的移民目的却与他截然不同,贫困、疾病、政治压迫,使得他们在故乡找不到生存空间,于是将目光飘向遥远的巴西。在当时,这样的移民意味着与故乡的诀别,意味着曾经的故乡将永久的成为他乡。雅各布是这一移民潮的忠实记录者,他曾想加入其中,首次盲目的出行遭遇失败,待到终将成行之际,哥哥一家却也要踏上行程,弟弟最终选择留下。
虽然影片通过雅各布的视角记录村庄上的种种悲欢离合,但导演经常打破这种主观视角,进入主角并未参与其中的场景。对导演来说,这部电影不仅关于雅各布,也是那一时期人们生活百态的记录。在雅各布叔叔死亡那场戏,镜头犹如死神一般游走,寻找他的受害者。这种灵活的视角转换和镜头运用,是为了实现导演记录村庄编年史的企图。片中出场的众多角色中,最为核心的一组人物是西蒙兄弟——雅各布和古斯塔夫。如果说雅各布是梦想家,古斯塔夫就是实干家。只有实干家才适合前往巴西,征服热带雨林,在艰苦生活中生存下。但是导演却将未来的希望寄托在雅各布身上。世界起源于梦想,也因梦想而改变。雅各布选择留下来,踏上科学的道路,找到了新的自由。首先改变了村庄,将哥哥研制失败的蒸汽机加以完善,成功解放了不必要的劳动力。后来,他对大科学家洪堡着作的错误指证,引得其人亲自前来拜访。如同导演对这个人物阐释的那样,“正是如斯人物塑造了后来的欧洲现实”。大批实干家选择离开欧洲,另外一批梦想家却选择留了下来。
记忆的风景,虚构的历史
虽然导演未曾经历过那个年代,但这不妨碍他动用自己的记忆进行历史的想象。相比通过研究重建那段历史,倒不如用自己的回忆虚构历史的风景。在片尾,导演打上“纪念我的哥哥古伊多.莱兹”的字幕,因为雅各布身上的性格糅合自导演与他兄弟两人的特征。片中的人物都来自于导演的故乡洪斯吕克地区,虽然时代已变,但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这种用记忆塑造回忆的例子,不由让人想到费里尼的[阿玛柯德],片中的里米尼是他的童年回忆,他选择搭景而非实拍重现那段记忆。里米尼之于费里尼,是用虚构构建回忆。洪斯吕克之于莱兹,则是把回忆注入虚构,但从情感上,他们把电影当做了自己的“自传体小说”来创作。
如果说情感是来自导演的,那么人物面临的困境则是属于当时独有的。村庄上人们的衣食住行、打发时间的方法、人们交谈的方式,这些都尽量还原到当时的情景。观众一开始可能很难进入影片中的世界,因为那是一个距今遥远的世界。没有货币流通,人们自给自足,鞋子、衣服、食物、屋子、工具,一切都靠自己动手。这是一种简单的生活,通过家庭、乡村公社等基本单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远比现在亲密。当时的思想与道德也在片中有所反应。杰切是西蒙兄弟间的重要女人。通过杰切这个带有悲剧色彩的角色,导演让她做出了当时妇女不会做出的“出格”行为。她曾经和雅各布情深似海,却因对方逃遁现实,加上与古斯塔夫的一夜情缘意外怀孕,她只能与古后者勉强成婚。在她和古斯塔夫动身前往巴西的前一夜,她离开家,将自己连同这迟到的一夜,交给了雅各布。对当时的已婚女子而言,这样逾越道德的行为自然不会有,但因为她即将一返,故而敢于大胆释放欲望。当时的法国大革命同样在片中有所体现,追求自由的思想突然与这个村庄连接起来。在姐姐家的路上,雅各布在河边遇到了一群叛逆的学生。在耕作结束后举办的舞会上,因贵族禁止饮用葡萄酒引发了骚乱,反抗贵族的人被带走,雅各布跟上前,高喊口号,表达支持,结果锒铛入狱。这是他追求理性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
点睛之色
从2009年的[白丝带]开始,黑白摄影这一手法又在文艺片中流行起来。不同于[白丝带]直接用黑白胶片,也不同于那种[艺术家]后期制作的黑白片,本片从拍摄之初即采用了数码黑白,直到后期制作。对于这位82岁的老导演来说,数码黑白摄影犹如开启光影世界的一扇新的窗户。摄影师杰诺特.罗尔用数码胶片营造了独特的黑白光影,片中的光源尽量采用自然光,或者用蜡烛这样场景中的道具作为光源。同[白丝带]一样,这部影片聚焦于遥远时代的德国一个小村庄,前者讨论纳粹成因早已隐藏在历史的脉络这一主题(背景同样设在1913的《故乡三部曲》,早已探讨过此主题),所以他在[另一个故乡]中,刻意选择了更为遥远的1842年,一个看似与当代相距甚远的时期。而黑白摄影从某种程度上让人缩短了与这段历史的距离感,片中村庄抹了色彩,但观众感到更加与片中人物的生活和感情更加亲近。葡萄园酿酒人们面对丰收和痛饮美酒的喜悦、在麦浪中雅各布与两个裸女的激情等几场戏,观众虽然见不到葡萄酒的紫红、麦浪的金黄,但黑白并没有减弱画面的表现力。
如果说那些本该特别显目、张扬的颜色被隐没了,是为了让观众贴近人物的情感。那些黑白画面中意外闪现的彩色则是导演给观众的视觉惊喜。黑白夹杂部分彩色的画面在影史上曾被多次运用,无论是[辛德勒的名单]中走在人群中的小女孩那刺眼的红衣,还是木下惠介在更早的六十年代初的[笛吹川]中局部染色带来的怪异感,这些黑白中的彩色带来的效果都是醒目、刺眼的,而本片中的色彩则是含蓄、诗意的。这些颜色出现在铁匠砸铁时的四溅的红色火花、雅各布为姑娘解绿色在土语中的22种表述方法时与之相对应的绿色物体、人物离开时墙壁上闪现的那一抹蓝,以及田地里飘飞的蓝色亚麻籽。在人物情感最为强烈的时刻,导演借助这些点睛之色适时强调,含蓄而优美。正因如此,这部稍显沉重的黑白史诗,并不缺少温暖的色彩。
作者京奈

《另一个故乡》一个村庄的编年史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另一个故乡》一个村庄的编年史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另,年史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