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港囧》的诚意与欺骗

影视台词 > 影评 > :《港囧》的诚意与欺骗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港囧》的诚意与欺骗的正文:

说《港囧》给观众撒下了弥天大谎可能言重了,不过,虽然片名叫《港囧》,但实质上只是套用了此前《泰囧》剧情上“人在客中”外加“意外窘境”的外壳,核心却被作者偷换成了一个人到中年感怀青葱岁月作为主情节的故事。
之所以说电影有欺骗成分,是由于作品在剧作上所讨论的核心,以及主情节的展开,尤其是高潮部分,是完全不依赖时空特征而存在成立的。它无关乎是发生在泰国,亦或是香港;尤其是徐来和杨依重逢在酒店房间里的那场戏,以及最后三个主要角色在“摩天大楼玻璃窗平衡大作战”时的那场戏,前者是酒店房间,一种极其模糊的空间,后者是高楼上的悬空玻璃平台,时空也有模糊性,它们都并非发生在香港不可。“泰囧”妙在谐音“太囧”,它有调侃与自嘲的成分,港囧与之相较就有些薄弱了。
总体看,港囧是一部野心极大,弱点和能力都突出体现的一部作品。下面从几个散点来简单分析。
  港囧,有几句话是在说香港?
  结构上,有多长时长是在描摹香港的风情的?特征十分突出的篇幅大约占五分之一,虽说不算少,可是就是让观者感到港味儿不够浓。
  观念上,首先,作为一部有风光片历史的作品,香港的风土人情还是要有所展现的,但毕竟非土着,在呈现上难免有“景观社会”的嫌疑;若是与陈果或者许鞍华这样的本土导演作品比较,自然流域表象,不可同日而语。例如红灯区的窥探,古惑仔的追击等次情节,带有“标签化”的不足;或许是为了沾光《泰囧》叫好叫座的业绩,导演炮制了类似的时空,本质上香港作为故事发生地本身地位就不突出,导演已经开始甩掉“x囧”这一程式,可以揣测,后续作品或许“囧态”依旧,但是“途”的概念有绝对弱化的趋势。
  技术上,导演大概运用了时空在一定程度上的连贯性,将有香港突出特征的围观社会群落给呈现出来。
  其中有徐来和拉拉误闯古惑仔拍摄现场,以及被真古惑仔追击的次情节,这是作为对古惑仔文化的呈现与调侃呈现的。另外一处是对红灯区性工作者的描写,徐来和小舅子追随开锁王来到居民区某妓院里,此刻拉拉的dv就是观众的眼睛,好奇而急促的略过每个角落。还有一处是对香港人信教文化的呈现,穿过妓院后两连襟一通狂奔,误入一家人的灵堂,家中佛教僧侣们正为亡魂超度,而严肃的气氛被他们二人搅得一塌糊涂。这些围观社会镜像情节都是空过空间上的连贯性呈现的。
  警匪,尴尬而执着的存在
  先提一个问题:这条任性的次情节线如果删除,会不会影响故事的完整?
  会:理由一,删掉它,片尾的悬空大戏就没有触发点,可能因此而损失一段很有创意的情节;理由二,删掉它,妓院和灵堂里本主们跟警察告状的桥段无法展开,笑点缺失;理由三,这是纯商业猜测,没有警匪,就不能引出拉拉采访时远景的跳楼悬案,坏警察的身份无法揭示,无法体现拉拉手持dv的高清度的强悍,硬广告植入便成问题。
  不会:即便删除警匪段落,徐来对杨依情感上的改观与清楚认识,与对妻子菠菜的彻悟,这些无论如何会到来,它只受人物内心世界的实际感受而控制,故事弧光会依照人物的情感走向规划好的路线发展下,完全不受警匪这个次情节的影响,从结构上来讲,警匪可能是块“赘肉”。
  再提一个问题:这个次情节为什么会出现?
  理由一:导演个人爱好,导演也许也深受早期香港优质警匪片的影响,故事设置在香港,更勾起了这一情结,于是尽可能的生发这样一条不断交叉的故事线,达到个人情怀的满足。
  理由二:致敬警匪题材港片,香港电影的风采,很大一部分也来源于其开辟的警匪片这一维度,添加警匪戏可能是导演的致敬,至少不是对警匪片低迷现状的一种调侃。
  理由三:商业效果需要,首先,展现警匪可以迎合香港的市场;其次,导演本身对悬疑风格也有偏好,这一点在其监制的《催眠大师》里有流露;最后,警匪戏,可以顺理成章的涵盖,动作戏、枪战戏、飞车戏、跳楼跑酷等刺激性场面,观赏性大大增强,视觉效果更有动感和节奏层次,作为商业片考虑,或许不得不有。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是欺骗是胡来,那么下面就简单罗列此片还可以被认可的地方。
  最不显山不露水的青春片:
  我们搁置他对初恋对艺术的片面态度不谈,如果说《泰囧》是小小的涉及一些人性世界的问题(徐朗和高博的贪婪而几近丧失理智的商战争夺),那么《港囧》则是尽力在讲述一个完整的人物内心的故事了。这是他诚意的体现。他想表达的更多是这个叫“徐来”的单一主人公,在面对青春年华的疑惑、不甘、流连与幻想的时候,一路客服重重困难,其中包括他自身内在的对抗、来自妻子与大家庭的矛盾,尤其是小舅子连结外部环境,给他带来的重重挑战与阻碍。当他全部通关之后,面对此刻此人(杨依)和回想彼时彼刻,对青春的释然与慨叹。
  此前连环的铺陈,不是为了旧情人、青葱岁月的初恋与主人公顺理成章的重拾旧梦,反而迎来的是一种程度上的“破灭”。或许遥控迷你飞机本不必收回来,但是不经历直面与破灭,徐来又怎么开悟?
  其实,影片一开始对徐来与杨依情感的遗憾的铺垫(先不说铺垫做的多么粗糙),到20年后徐来不顾一切地在观光大巴上的表白,到最后尽在毫厘之间却拒绝碰到的双唇......可以说,导演是在致敬青春,一路囧途狂奔掩盖下的,对青春的理解和祭奠,到最后顿悟原来守在身边多年的妻子菠菜,才是自己的真命天女,是不可或缺的维生素的来源。
  与时下十分盛行的所谓“青春片”相比,那些概念化的剧情,诸如密友反目、分手打胎等单薄的情节,导演的理解和处理还是高级的,是诚恳的。
  当然还是有缺陷,青葱岁月里的女神,这一形象的处理就太过“脸谱化”了,由超模杜鹃饰演,气质气场自然有保障,而表演毕竟难掩生涩,可以界定为纯花瓶。人物个性设定也是程式化的,20年来样貌和心性都没有丝毫改变,简单脱俗一如从前;包括拍摄技法也显老套,小仰拍、逆光、慢放等等。当然了杨依就是个象征性的存在,它是青葱岁月的浓缩,身份和心境设置的太过复杂倒也无益。只可惜处理的不够讲究。
  铁头,包治得意忘形,药不能停:
  我特别讨厌铁头盔这个道具,不明所以的从一开始就套在主角头上,使徐来的赴约之路囧不可耐,但是知道片尾,拉拉获奖之后领奖之前铁头突然冒了出来,我才明白,铁头是警钟,是人物得意忘形的时候,步入迷途之时的紧箍咒,它一旦发作,人物比孙悟空还头疼。它让人气恼,囧态百出,也带来反省。
  徐老板海量,各路类型通吃:
  不知道是野心太大失控制,还是处于对市场的考虑,《港囧》可谓是多种类型片元素的大堆砌。动作、黑帮、喜剧、爱情、家庭伦理、风光多元素样样通吃。其实港片有很多是会包含多种元素的混杂效果的,但是有些做的很好,比如《倩女幽魂》涵盖了恐怖、喜剧、爱情的类型在一个作品中,它十分成功。徐老板在新片里却略显吃力,与其堆砌,不如狠下心来做做减法。
  粤语老歌串烧,致命的跳戏感:
  不明白为什么《泰囧》可以在相对保持安静的前提下推进故事进程,而《港囧》要表现的如此嘈杂。数首粤语歌连环炮一样的出现,自身带戏,色彩太过浓烈,练歌房的音效与胶片感的配色,卡拉OK即视感扑面而来。是致敬?是投观众所好?我只感到跳戏的无力感而已。个人认为粤语歌大篇幅出现实属败笔。
  结尾处高潮段落的设计我就不多着笔墨了,相信看过的观众大部分是表示欣赏的。三角关系,超高空,不平衡,易碎玻璃,惊心动魄,虽然有借鉴,但是徐老板的才华也是得到了施展的。
  
作者影迷迷影儿迷

《港囧》的诚意与欺骗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港囧》的诚意与欺骗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港,欺骗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