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港囧》意识与技艺的巨大鸿沟

影视台词 > 影评 > :《港囧》意识与技艺的巨大鸿沟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港囧》意识与技艺的巨大鸿沟的正文:

  缘于对《人在囧途》及《泰囧》的相对认可,对《港囧》其实是抱有一定期待值的。也因此,当我在先期提前场观看时,巨大的落差感迎面而来,当晚我便发布了一通或许带有部分情绪化的论调,主要论及影片情感内核驱动以及情节点设置的巨大缺陷,从而导致的影片整体崩塌。
  
  而后的几天内,为了相对冷静地来看待该片,我试图综合吸纳部分朋友圈友人其他视角的不同观感。有朋友早也调侃到,影片的部分情感设置或许会打动不少“中年已婚男”,事实也的确证明如此。这种细分的观众体验,我在观看时当然也会有所察觉,《港囧》是试图在商业电影的作者表达层面有所建树的,建构在对中年已婚男生理与精神的双重困境下的审视基调,相对当下的很多快餐电影,的确是“有追求”的。放眼国际来讲,它的主题预设甚至是可以媲美奥斯卡系经典的《迷失东京》。
  
  然并卵,徐峥的想法和他的具体实现上,相隔的岂止是一个太平洋。我简单就影片的两部分来试图说明它的整体崩塌。
  
  何为港
  《港囧》作为徐峥无意间开发的一个系列,从内地版(虽然他不是导演),到泰国版,再到“港版”,显而易见地是要往一个系列片方向行进。在内地版中,我们当年惊讶于香港导演叶伟民对于内地本土化情境的准确掌控,也同时无比惊喜于它的现实关照,徐峥和王宝强的演绎也当然是影片成立的巨大功臣;而后的泰囧,虽然丢失了不少内核的表达,但仅就其喜剧片段的衔接层面,包括情感衔接和故事逻辑衔接,也还算能自圆其说。期间对于泰国异域风情元素的合理展示,让影片的喜剧调侃氛围略有加分。
  而后的“电影+旅游”,也有着诸多跟风之作,诸如《等风来》之于尼泊尔,期间的五星红旗笑话是较为突出的尴尬场景,它对于异域的元素展示是个极其的突兀。
  那么回到《港囧》之“港”的段落,影片堆砌了几十首的经典粤语金曲的串烧,也有王晶剧组的露脸,维多利亚港甚至有好几次的全景,几段追逐戏的香港的陋巷和黑道仪式等,算是期间的小料,当然最为主体的一段还得算香港警察对于全过程的跟踪。
  但是过程当中如此多的“香港在地”元素和桥段,我们是否想过它的“充分性”?如果把陋巷追逐换成是内地的某个城市,把王晶剧组的现场换成是横店或者中影基地,把维多利亚港换成其他的某个湖,这些情节依然是可以按部就班地行进,丝毫不影响故事的情节推动。当然,唯有警署是无法换成公安的,因为如此戏耍公安,后果徐峥懂的。简言之,港囧里面的“港”过分地沦为纯粹的地域背景,它几乎不含有任何一丝的“香港印迹”的成分,也因而,即便较之《泰囧》,它在“在地性”的选取上面都是极为失败的。而几近MV式的串烧试图来挽回在香港“在地必要性”上的努力,大家都看到了,它除了让观者视觉与听觉分裂之外,并没能真正构建起影像上的“港”性。
  与此相反,在前几分钟的内地戏里面,香港经典电影,透过手绘海报墙的展现形式,它反而在“港”性上是有所印迹的。
  我试图以“中港关系”近两年的敏感性来为徐峥进行部分开脱,在电影的香港部分,徐峥若在香港文化元素上稍有些许内核层面的推进,或许会引起不必要的“政治风险”。就像彭浩翔的《低俗喜剧》被内地圈定为“歧视内地之作”一样,任何大陆视角的香港文化,似乎都具备着某种政治上的“不稳定性”,因而他的这种规避似乎有着某种“资本稳定”层面的正当性?
  
  何为囧
  
  作为三囧系列的核心,“囧”作为前几年的纯网络用语,登堂入室为如今的基础青年文化符号之一,它承担着该系列最为主体,也是最为基本的“喜剧”功效。“囧”即某种“不协调”而错位引发的尴尬喜剧。
  《港囧》里的“囧”,从最开始内地戏里面,便是纠结于荷尔蒙基调下的“吻”的错位和不协调,进而埋下进入香港伏笔。转战香港最初的“囧”又源于当下中产的生理性“囧”,由此引发的“喜剧”感实则被“现实感”过分冲淡,网络语境下的“囧”在此并不适用,即便到此,它的喜剧感冲淡,但是还是有惊喜的,尤其在香港夫妻俩最开始的微信勾搭场景,是让影片有着往另外一个更为深层次方向探索的可能的,它若能正视当代中产的虚与委蛇与不堪,那么在主体表述层面显然是加分之项。但很可惜,影片最大败笔设置,包贝尔的出现,几乎毁了它仅剩的“质疑”精神。
  包贝尔以一个大众及不熟悉的“纪录片导演”身份进入视野,而后带出了不少维尔托夫、弗拉哈迪等诸多专业术语,这种“创新型”的角色引入,其实本身也并无不妥,甚至也是某种“迷影精神”上的追求体现。但很可惜,当这样一个角色被设定到此前王宝强负责扮演的“一根筋”傻缺角色的时候,这种身份设置更像是对“迷影群体”不怀好意的调侃。而包贝尔角色一直近乎牵强的“黏体”行动,情感逻辑居然仅建立在传统甚至封建不堪的“婚外性监督”层面,这使得电影中段最多的戏份都停留在一个让观众失语的为追逐而追逐的“囧”境。它的确很囧,但囧的不是戏份,是观众。
  最后,影片的结尾桥段,以及中间很多剧情转折点设置的偷懒,包括从最开始的“出国读书”,到结局部分的家庭救援,设置都毫无新意,完全是烂庚,让人味同嚼蜡。与此同时,这种浅表层面的“回归家庭”,它既无情感层面的转向逻辑,也无剧情层面的完整交代,仅仅只是一个情感与逻辑双失控后的仓惶落笔。
  
  综合于此,我并不否认徐峥在《港囧》里面试图渗透的“质疑与反思”精神,但仅就其影片完成状况而言,它毋庸置疑地是个烂片。更多其他泛道德化的主题争辩,包括“性、低俗、女权”等,在大众产品周边的这些议题探究,有助于社会整体性的沟通交流,但主题先行的批判,或许可以是“审委会”的标尺,但这些当然不构成影片批评的核心依据。
  
作者水怪

《港囧》意识与技艺的巨大鸿沟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港囧》意识与技艺的巨大鸿沟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港,鸿沟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