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烈日灼心》观后感(只看电影)

影视台词 > 影评 > :《烈日灼心》观后感(只看电影)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烈日灼心》观后感(只看电影)的正文:

   (没看过小说,直接看的电影)
   前天晚上看完了这部电影。有些感慨。
   首先,这是一部压抑,深沉地电影。围绕人性和罪恶,法律与逃匿之间展开地错综复杂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一家五口人的惨死,为这部影片抹上血色的浓重一笔,奠定了压抑的基调。
   逃亡七年,让三个好兄弟过上了新的生活。其中“小丰”当上了协警。新来的头儿,“伊队”能力超群,对办案过陈中英勇无畏的“小丰”更是十分欣赏,不自觉中流露的关心显得十分感人。却因为一些小的契机,怀疑“小丰”和他的兄弟是当年血腥案件逃匿的犯人。于是两人斗智斗勇。“伊队”救过“小丰”,“小丰”也在最后地大案件中不顾自己就了“伊队”,两个人都是过命的交情。“伊队”的妹妹也在一次抢劫事件中爱上“阿道”,三兄弟之一,新生活是出租车司机。爱,却不敢爱。他们三个都是背负着命案的逃犯。三个人却一直抚养着惨死一家的小私生女“尾巴”。尾巴有心脏病,“小丰”和“阿道”拼命的筹钱。
   为了等到尾巴的大手术,“小丰”必须转移“伊队”的注意力。“小丰”和一次任务中救下的台湾人发生了关系。让“伊队”误认为他们三是gay.“伊队”妹妹不甘心,缠上“阿道”,要和他做爱,发现他并不是gay.“阿道”痛苦之下,露出自己身上的纹身,告诉“伊队”妹妹,回问你哥。她并没有问哥哥,而是翻看了哥哥的资料。发现了这个事实后,一个人抱头痛哭,对哥哥说,他是gay.
   看电影的时间比较晚,看电影的人并没有那么多。几个女生在“伊队”和“小丰”质问同性恋隐晦的说法时,笑了。在快过年时,三兄弟齐聚医院照顾“尾巴”,“老陈”(七年前眼睛受伤,七年后他装傻)的高智商算数时也笑了。最后一协警拿斧子冲上前的画面也是笑点。笑点不多。
   最后一场案件,为了抓捕两个国际通缉的台湾人,“伊队”带领着他的协警们伤亡惨重。在此之前,“伊队”到了“小丰”和“阿道”的住处,发现了他们房间被楼上的房东监控。他来到房东的房间,里面有“变态房东”记录着他们的所有的对话,还有一些偷拍照片。故事到这里,“伊队”不得不相信,“小丰”和“阿道”还有“老陈”就是逃亡的杀人犯。
  这次办案中,伊队腿受了伤,很多协警更是重伤和丧命。其中,小丰和伊队还有另一个协警和两个罪犯展开了生死较量。在高楼玻璃窗之外,稍有不慎,便会坠落身亡。故事高潮是在两栋建筑物之间的一条窄道上。另一个协警拿着斧子,和用完子弹的罪犯较量时,刚挥动斧子就重心不稳掉下身亡,一滩的血。而此刻小丰还在拉着坠落的伊队。罪犯过来了,伊队让小丰放手。小丰死活不放。这是影片的高潮。伊队告诉小丰他已经知道他们就是当年的逃犯,让他们这次后就自首。这一刻,相信观众是祈求小丰一定不要放手的。小丰确实没有放手。因为小丰的坚持和后援部队的赶到。两个人获救了。同时小丰和阿道也被捕了。两人最后被执行了死刑。
   却在影片最后,伊队和他师傅发现案件了隐情。情节一转,所有的故事脉络隐晦而完整地呈现在观众眼前,需要观众自己梳理。一张照片,一个心脏病的案件女主,一个被抚养长大的孩子,一个最终被抓住的凶手。
   其实,到这里,观众有些疑问,故事为何是这样,他们三个又为何是这样的结局。最终伊队带着尾巴快乐的在海边散步。而三兄弟之一的阿道却是投海身亡的。
   有些人可能觉得邓超里面演得有点痴傻。但经历了这么多内心的煎熬,邓超这样的演技却是值得肯定的。
  影片整个故事隐约地告诫逃亡中的犯人,早日自首,免得被自己煎熬死啊。
   没有绝对的好人,没有绝对的坏人。这就是人性,这就是人,就是法律存在的意义。
   感人,深沉,压抑,最终却让观众惋惜。
   二次元的朋友们可能要有些失望了,床戏一闪而过,主角并不是两个男主,而是小丰为了消除伊队怀疑的手段。当然,伊队和小丰之间其实有些暧昧。伊队每次都是自己点燃烟递给小丰,这不就是间接接吻么。伊队和小丰之间,值得深刻剖析。
   总体而言,深刻凄凉,天网恢恢,总会有天谴的。喜欢悬疑和心理的朋友们,不要错过这部影片。
作者南执羽

   如果仅只是因为曹保平导演《光荣的愤怒》和《李米的猜想》的前缘,《烈日灼心》顶多是我想看的电影,未必是我非看不可的那种,上海金爵奖的影帝"三黄蛋",加上主演高虎"劣迹艺人"的封令,使得这部影片的公映突然悬念迭起,从另一种视角垂钓着我的胃口,或者说是窥视欲。
   现在看来,"劣迹艺人"封杀令是柄双刃剑。一方面将受此影响的《烈日灼心》《道士下山》《捉妖记》《一把勺子》等影片被推到了话题的浪尖,尤其是对《烈日灼心》和《一个勺子》这样制作体量相对较小,又缺乏舆论热点影片来说,反倒成了宣传角度的受益者;另一方面,重剪和重拍又让这批电影创作的完整性受到严重干扰,我们很难判断影片中哪些短板是导演创作本身的缺陷,哪些是重剪留下的疮口。
   仅从表演角度出发,金爵奖"三黄蛋"下得没有问题,段奕宏、邓超、郭涛相互给力,又相互支撑,擎起了《烈日灼心》表演的天空。有人说《烈日灼心》更应该拿集体表演奖,那也未尽然,至少王珞丹的表演尚欠火候,这大概也是其戏份被压缩的主因罢。帝后"三黄蛋"或说"N黄蛋"并非中国网友原创投递,国际三大电影节戛纳、柏林和威尼斯早有先例。2011年的威尼斯,《大师》中的杰昆?菲尼克斯和菲利普?塞默?霍夫曼共享影帝殊荣;2003年的柏林,妮可?基德曼、朱利安?摩尔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就曾因为《时时刻刻》分享柏林银熊;而2006年的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同时颁给了西班牙电影《回归》中的六位女主演。
   曹保平电影对表演的要求向来苛刻。《光荣的愤怒》中,他在强情节冲突的基础上,追求的是"纪录性"表演,为此,他要求吴刚屏蔽其以往表演中的一切习惯性小动作,一言一行都追求叶光荣这么一人物本身的合理性。在《李米的猜想》时,他又在表演中强化了动作性,比如邓超看到王宝强落下的画册追赶不得,以头撞墙,弹回时正好狼狈地撞上卖菜的推车,换了一个导演,可能到撞墙就完了,曹保平却加了一个推车来强化突发性、混乱性以及人物内心的纠结与狼狈。在《烈日灼心》中,曹保平更强调用内心戏来生发人物的行为逻辑,比如司机郭涛搏命追飞车贼,并不是他如何英雄无畏,而是他七年内心折磨已有死心,协警邓超的一次次搏命出手也是同理,而这些,都是他们最后"以死谢罪"逻辑网络的一部分。
   《烈日灼心》改编自须一瓜小说《太阳黑子》,故事本身在强情节罪案类型片上有一定优势,曹保平的改编则有破有立,影像的转化走得更加高远。影片在罪案类型片基础上强化了导演意识,叙事、影像和表演调度都渗透着导演作者电影的印记,这在影像风格趋同化的当下,有其可贵的一面。影片在叙事上的几处反转也相当精彩,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当然,对于编剧出身且在电影学院文学系任教的导演曹保平而言,我们对他的剧作要求可以更高--影片在叙事视角和线索取舍上均有举棋不定的地方,开篇的评书视角与后程的带入性叙述之间,多有违和,而房东一线的精心设计,在剪辑最后也成了一个吊诡的存在。更令人苦脑的是,很难说这些刀剪的痕迹哪些是审查留下的创口,哪些是导演创作本身的硬伤。上海电影节把金爵奖"最佳导演"许给了曹保平,而"最佳影片"则旁落,想必也有个中缘由。
   大多人把《烈日灼心》归位为一部以"救赎"为主题的电影,这显然粗糙了,个人以为,《烈日灼心》其实是一部以"救赎的不可救赎"为立意的电影。当然,这种概括也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认知,在导演曹保平叙事中,更多的是在揣摩人性的复杂面。三位原罪青年,他们在青春年少时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然后在余生的七年中备受煎熬,他们后来的善举以及纠结的种种,岂是一个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的概念可以概括。他们最后的选择,与其说给尾巴一个"更加干净的人生",不如说他们自私地选择结束自己的煎熬,只不过顺带着给尾巴留下了那点聊以自慰的人生"福利"。没错,这的确是一部关于救赎的电影,但它的落点却是"救赎的不可救赎"。
作者曾念群

《烈日灼心》观后感(只看电影)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烈日灼心》观后感(只看电影)来自微语录网,更多《烈,影)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