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智取威虎山》样板戏的英雄气长

影视台词 > 影评 > :《智取威虎山》样板戏的英雄气长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智取威虎山》样板戏的英雄气长的正文:

   《智取威虎山》出自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上世纪50年代末就曾被改编为现代革命京剧,到了60年代末,由于文革初期国内大批电影都被江青的“文艺黑线专政论”所全盘否定,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民群众能看到的电影作品寥寥无几,于是,以京剧样板戏为基础的样板戏电影应运而生。从1969年到1972年,8个样板戏被拍摄制成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便是其中之一。
   样板戏电影的核心在于对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无论是镜头运动、光的运用还是色彩冷暖等因素,所有电影语言都必须为英雄人物的形象而服务。对于那个时代而言,样板戏电影不仅仅是供人民消遣的娱乐产品,其更重要的作用是,作为一种文化专制主义的政治工具,它向观众灌输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因为受到江青对电影拍摄的种种限制,导演在样板戏的拍摄中也沦为了机械式的生产工具,不允许有个人的艺术风格,只能按照要求进行拍摄。
   1979年,徐克以武侠片《蝶变》成名,并成为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的先锋,他钟情于拍摄武打、古装、历史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关系的题材,同时,其华侨家庭背景和留学背景又让他拥有从西方视角观察社会、创作素材和反省历史的习惯,例如,2013年《狄仁杰神都龙王》中海怪的创作灵感就源于西方电影中异形和怪物的创作潮流。徐克不仅有着宽广的思考视野,他对历史进程和时代发展的把握也非常到位。虽然样板戏电影的传统定位让《智取威虎山》这个题材从创作伊始就多了一份限制,但与1970年谢铁骊导演的版本相比,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在保证了传统样板戏电影对英雄人物形象的要求之外,俨然添加了一些现代电影艺术的特征,并且徐克的个人风格也得以呈现。
  一. 武器意象的所指性
   片名《智取威虎山》明确地指出“智”之重要性,它不仅是区分英雄人物与反派人物整体形象特征的首要字眼,也是推动主要情节发展的线索。整体而言,影片中的解放军形象都拥有高度的纪律性、组织性和集体意识,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清晰的思考逻辑,他们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他们正义善良、具有牺牲精神……其中,曾有过卧底经验的侦察兵杨子荣却稍显不同,他因带有一丝痞子气而屡次被剿匪小分队的首长质疑,为了完成剿匪任务,杨子荣主动请缨,化身卧底潜入威虎寨,里应外合以寻求攻破的最佳时机。在卧底的过程中,杨子荣不断地通过智谋巧妙地化解了敌人的怀疑,最终为队伍打破了敌人的防线。与解放军的“智”形成对立的是土匪的“暴”和“愚”:前者表现在其暴戾的脾气、野蛮的处事之道,以及冷酷残忍的性格特征上,而后者则表现在他们对武器的过度依赖和恐惧。
   人类的历史也是人类的战争史,古今中外的权力交替都离不开战争,离不开人与武器结合所形成的武装力量,因此,武器在影片中首先所指的是权力。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日军在威虎山建立的军火库被土匪头目座山雕占领,威虎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座山雕的山寨,强大的军火力量助长了座山雕扩张的野心,也表明他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
   其次,武器是被动的客体,只有结合“人”作为主体,它才具有被评判的意义。影片中,对于反派人物而言,它是掠夺和屠杀的工具,而对于英雄人物而言,它却是保家卫国、解救人民的工具。为了突出武器在打斗场面中的爆发力,徐克沿用了《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中的镜头特征,运用了大量特写在武器的升格拍摄镜头和定格镜头,以此增加打斗戏中的瞬间爆发力,也突出了战争的悲剧性。
   第三,武器的发展也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影片的故事背景为内战时期,恰逢抗日战争胜利后和新中国成立之前,鉴于历史原因,在军事力量上,既有西方工业社会传入的新式武器,也保留了以马为骑的传统交通工具,因此,武器在此还见证了时代的过渡和发展。
  二. 女性人物的象征性
   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女性为弱的认知一直都被认为是主流意识,随着女权主义的诞生和发展,艺术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定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晰。本片突出的女性人物形象有两方:一是解放军护士小白鸽,二是压寨夫人青莲,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作为剿匪小分队中唯一的女性,小白鸽既表现出护士身份的善良温柔,同时也有解放军身上的铮铮铁骨与英气,这个具有双重性的人物设置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传达男女平等的意识,实际上,更多的是为了宣扬解放军的精神。而青莲的形象设置则完全符合女性一贯的弱者定位,她被囚禁,被虐打,是属于等待救援的那一方。她因为长期被奴役,所以当获悉杨子荣的身份时她急躁地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并且不断地提出逃跑,甚至因此陷入险境。这几处情节刻画的是女性在大局当前无法以大局为重、甚至做出愚蠢行为的状态,她和小白鸽之间人物形象的差异本质上源于身份差异,由此使解放军形象得到升华。
  三. 意识形态的明确性
   上述文本基本表达出人物形象在样板戏电影中的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反派人物和英雄人物之间的鲜明对比,二是女性人物对英雄人物的强调作用。而归根到底,样板戏电影对英雄人物的塑造都是为了传达国家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通过电影艺术来进行表达具有隐蔽性和象征性的特点,在戏剧性及可接受性强的故事情节植入令观众信服的价值取向,对观众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文革时期,江青企图通过样板戏电影中高度浪漫化的叙事和人物形象向群众灌输政治立场,实现文化专制,而当《智取威虎山》重新被加工创作呈现在当代,它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首先,有异于西方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也不同于威虎寨中野蛮的统治阶级意识,影片中的解放军展现的是基于集体主义和纪律之上的团结意识。其次,解放军解救村民,使破碎的家庭得以团圆,这些特定的情节都使解放军具有了高大的英雄形象,也使得国家在影片中负载的可靠性的寓意获得了具象化的表达。第三,影片最为突出的争议之处是现代时空叙事的几个片段,这些片段在艺术价值上虽然不被认可,但其现实意义在于通过这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生活在海外的角色的自白引起观众对于历史的情感共鸣、对先烈的感激之情、对现代社会的反省,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反思意识。
   徐克版的《智取威虎山》虽然没有获得较大的电影奖项,但它不仅在商业效益上获得8.79亿的高票房,在社会效益上也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好口碑,并最终获得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奖励1000万元。由此体现出国家红色经典艺术作品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其潜在的巨大的本土市场。此类作品的再创作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还具有能使现代人更了解自己的国家、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感、学会感恩、学会反思的现实意义。

作者Hevoli

《智取威虎山》样板戏的英雄气长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智取威虎山》样板戏的英雄气长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智,气长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