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朗读者》有关三个维度的思考

影视台词 > 影评 > :《朗读者》有关三个维度的思考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朗读者》有关三个维度的思考的正文:

   相信半数以上看过电影《朗读者》的人,都曾为它哭泣。一个痴情少年,与比他年长19岁的少妇相恋,青少时代对爱情的憧憬和体验,毫无保留的交付给此生的挚爱。我的第一波眼泪,献给了基于爱情层面的动人故事。
   6年后的今天,我重温这部电影。却不再只为爱情而伤怀。透过唏嘘的情感纠葛,电影中诸多的叩问,深藏的隐喻,我试着模糊感知,因为这些,我不由得再次流下泪水。
  
   使命驱使与为爱而活——有些事终要完成
  
   有些事终要完成,有些人终会再见,不论接受与否,有些注定的安排会以巧合的身份说一句Hellow。
   很遗憾至今没读过原着,因为我相信通过原着,会给电影中很多不解之处提供合理的解释。
   影片开头就匆匆亮相的汉娜并没有让人感觉惊艳。在凯特温丝莱特恰到好处的拿捏下,汉娜容颜沧桑,生活粗糙,举止笨拙而机械。但少年麦克虚掩门缝中的好奇一瞥,一个风情万种的少妇如脱胎换骨一般婷立,就是这一刻,麦克爱上了她,千万观众也同时爱上了她。
   电影前半段已经埋下麦克之所以会爱汉娜的隐示:麦克生活在古板的德国传统家庭,家中成员甚至没有一句面带笑容的轻松对谈,每个人都在按照契约与行事规则与家人相处,当麦克被确诊为猩红热,母亲和妹妹脸上麻木的神情和一句淡淡的“快走,你会被传染”,足以证明有关这家庭的一切。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15年,在突然得了猩红热的那天,有一位陌生却温暖的女人出现,为他擦脸上的泪水和脏污,搀着他走上回家的路,这个处在热血年纪但心坚情冷的少年彻底被触动了,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在无助的时刻伸出的手,让他除了可以坐在雨中哭泣,还可以在心里泛起涟漪。
   对于麦克来说,比爱上汉娜更重要的,是学会爱。显然,他的家庭是无法给予他爱的能力的,连母亲爱儿子的表达都是面无表情、呆若木鸡的一句:我们都担心你。
   但他在汉娜那里学会了,掌握了爱人的能力。他不惜卖掉珍藏的邮票,暗暗为自己的爱人准备一场浪漫旅行;当众一吻,像对餐馆老板娘的示威,毫不掩饰对恋人的爱;挤压个人空间,舍弃与同学的狂欢只愿厮守二人时光。
   但这种重要的能力,却在他认为被汉娜伤害后,莫名失了。他与仰慕自己的女同学结合,生下女儿又离婚;他拒绝参加父亲的葬礼;他疏离女性,影片开头的一位女伴口中的抱怨无疑就是真相:并没有哪个女人能真正了解你。麦克把心中的爱关闭了,以至于女儿都无法从他那里得到父爱,自责于是自己的错。
   应该说,汉娜对于麦克的影响是启发性的、决定性的也是毁灭性的。麦克的爱由汉娜生,由汉娜灭,最终又由汉娜涅盘。
   在麦克成年后,一定有过长久的思考和对自己过的否定。他想否认汉娜对自己的影响,也想挣脱初恋对自己内心的围困。他有多处的逃避:汉娜被关押时,他在探视路上折返;汉娜拒绝辨认笔迹时,他低头哭泣,不站出来作证;狱中,汉娜终于学会阅读和拼写,心心念念寄的书信,他未回一封。这种否定和逃避,源于麦克内心深处被抛弃的羞耻,被蒙蔽的怨恨或者是对爱而不得,付出却注定无结果的艰难现实的一种反抗。这种反抗和心中对伤害的忌惮,让麦克一度宁愿选择未曾经历过懵懂的爱情、未曾遇见过汉娜,所以他采取最简单的方法应对——关闭心中的爱,冷漠对待身外的一切。
   我们何尝没有过对自己过的否定?曾经的耻辱无法改写,意识层面的洗白,或许会让自己有更多的勇气面对未来,这种羞于正视过的动机,原本是想要获得自信,但实际操作起来,不要说自信了,连心怀踏实都很难做到。上升到更宽更高的层面,也可以解释国家和民族正视历史的意义。
   在麦克身上,更印证一个道理。并不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人会更加成熟明理,不是吗?年轻到只有15岁也可以懂爱的乐趣与痛苦,老到40多岁仍无法释怀恋人多年前的选择。
   一切都抵不过一种“遇”。是遇见、机遇还是际遇?
   不如说,是一种使命。人是靠使命活着的。不论承不承认,无非都是这样。使命像一种神圣而隐秘的加冕,在无法预计的某个时刻于内心深处悄悄进行了。催化使命诞生的或许是一个人(遇见)、或许是一种情感(际遇)、或许是一件触动灵魂的事(机遇)。在这些事物出现之前,我们并没有真正拿出时间思考过,我们为什么而活。好像思考这类问题让人挺难为情和觉得愚蠢,因为我们很难在没有现实的启发下,就考虑并无实用价值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很重要。
   倘有一日遇到了,不要为这些“遇”而悲伤,不要有受害的委屈,更不要有命运不公的凄楚,因为你已经先一步于芸芸木讷众生,意识到活着是需要点切实意义的,并不为茫然的附庸,这一刻,你获得了现实意义上的“觉醒”。
   麦克学会爱别人,汉娜学会识字。就是完成了他们终要做的事——也是使命。受使命的驱使,这些行为变得简单而且神圣了。没有第二个选择,为了使命而勇敢,完成那件事,这过程中获得的勇气、执着和坚毅,就是人生中或多或少的意义。
   影片末尾,汉娜选择站在书上结束自己的生命。女看守这样形容汉娜:她一直都是坚强的,但是这几年她变了,放弃了自己。这样来解释汉娜的状态:在狱中,她有强大的使命为驱使,阅读、拼写,活得充实而有尊严。但是出狱,她的使命该如何安放?她要活在陌生的社会,更多考虑生存在别人目光下的方法,在60多岁才开悟的时刻,像孩子一样从头再来。不如就在使命即将完成的时刻,放下自己。心愿既达,何须挂念?
   我相信在最后,汉娜与麦克都是无比轻松和卸下了防备的,麦克着手为汉娜准备出狱后的生活,汉娜遗言中对麦克一句轻轻的hellow,都是最好的解释。
   这种情感和使命的缘起,用张爱玲那句旷世名言仿佛也能表达: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主宰与屈从——怎样看待平庸之恶
  
   我试着从人间情爱这一视角中解脱出来,站在人的生存、精神世界层面思考更多,但仍觉得不够。《朗读者》电影想要表达的涵意太深,深到以我此时此地的修为,很难尝试更多角度的解读。但我仍想试着站到更高的地方来思考,也许粗鄙,像汉娜学拼写时歪歪扭扭的字母一样,但仍大胆写,即使得不到回信也不要停止。
   有个问题一直困扰我:汉娜是否应担当如此大罪?
   作为一名普通的德国妇女,一名文盲,把谋杀300名犹太人的罪名加在她一人身上,是否适当?
   面对法官威严的发问,汉娜的回答简直是莫名其妙的。她把加入党卫军,看做是谋一份职业,只为求生;她把火灾中不为犹太人开门,看做对秩序的维护,只为履行工作职责。她毫不犹豫的反问法官:如果换做是你,怎么做?
   法官语塞,麦克却读懂了什么。
   堂上义正词严的大人们,永远不会懂一介卑微的妇人用何种眼光看待世界,用何种方式求得生存。
   我认为,既然不同的人看到同一件事物的感受是不同的,对待同一件事的评判是有别的,尤其是这种“不同”和“有别”指的是高下,而不是花样,为什么,高处的人有权力信誓旦旦要求低处的人默认他们的评判标准,而不能放低身段,哪怕认真一刻钟,想想低处的人们做这些“无法理解”的事情的本源到底是什么?
   我不想讨论“法律是由谁制定为谁服务”这种高端论题,也根本没有为纳粹说话的意图,汉娜只是一个特例,也确实代表一大批人。他们本是善良的,都是被动的,他们屈服于国家的选择,领导人的意志,做着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的“恶行”,也许只是换了一种解释,她们便无法看清仓皇的掩饰下真实的罪恶。这种现象不乏例子,二战中被俘的日军俘虏,只知“切腹”“圣战”,却不知所作所为是真实的“侵略”,被教育以真相后的惊愕和忏悔,让他们终其一生用各种方式“赎罪”。
   这些原本善良,只因看不透现实而犯下罪恶的平民,不是战争的发起者,更不是屠戮的主宰者,我们应当怎样看待他们的恶行,用何种惩罚才能恰当的实现公道人心?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讨论了一个观点:平庸之恶。
   这个最早由犹太人——很巧,也叫汉娜——提出来的观点,认为即使是“被统治者或参与者”的罪恶,比发起罪恶的统治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平庸之恶在现实生活中,屡屡上演。为除掉怀孕员工,精明的老板会暗示强干的人事“动动脑子”“想想办法”,被冠以“莫须有”理由辞退的员工,很少会把帐算到人事一个人头上,毕竟,大家的体量差不多,立场本也差不多,处境不同罢了,换位思考一下,谁又能做得多好呢?
   也许是作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犹太人不尽相同,平庸之恶或许在我们的国家会得到恻隐。
   中国人的性格里总是缺少戾气,既不好斗也不喜欢与人对立。同时我们骨子里又是满满的“天朝上国”的大气量,虽说贵族身份早已雨打风吹,但处世的哲学已自成体系,绝不会放任严重的创伤后遗症泛滥:只要曾经伤害过我,管你是什么理由什么身份,一律闭嘴,补偿,无穷无尽的补偿,胆敢再伤害我一次,打击,万劫不复的打击!所以,近几十年来,以色列分别对埃及、巴勒斯坦、伊拉克、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几乎周围所有的阿拉伯国家一再发动战争。在这种创伤后遗症驱使下,似乎对世界做什么都不过分,似乎整个世界都亏欠犹太种族。这也可以解释,同样是从巨大伤痛中走出来的民族,为什么犹太学者不忘提出“平庸之恶”,而中国人却坚持把军国主义和普通民众加以严格区分。
   或许每个人,都多多少少行使过“平庸之恶”,也遭受过“平庸之恶”,所以,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平庸之恶”的无解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找不到答案的议题,意味着本就不需要答案。
  
   心结、情结与救赎
  
   对于这个话题,我带有私心的兴趣,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乐于品味情结的人。谁没有一点关于事业、爱情乃至活法的情结呢?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情结来源于何时何处?
   沿着《朗读者》展开的线索,情结隐约有了来由。
   曾经看过一篇专访,访问中的某位女明星酷爱买鞋,近乎病态。她说幼年时家境贫寒,喜欢很久的一双白皮鞋却没钱买。扬名立万后,控制不住的想买鞋,总也买不够。
   有些经历穷其一生都不想提起,但却在行动上达成一种补偿的默契。越是在意的事,越不想触碰;越是昭彰的情结,越有深刻、卑微、丑陋的缘由。这个缘由就是心里一个紧紧缠绕的疙瘩——心结。
  自认被爱人玩弄和抛弃的麦克,对爱有一种沉痛的心结,背负这个心结不得解脱的麦克,给人的感觉总是郁郁寡欢,既不相信人,也不向人敞开自己。
   再联想到电影中的一幕,听众席上的麦克终于发觉汉娜是文盲的事实却不站出来作证,目睹昔日恋人被判处终身监禁。这种行为的解释,究竟是为了维护汉娜的尊严,因为爱和懂得而做的“慈悲”,还是一种报复和惩罚?
   如果麦克心中的“结”巨大而沉痛,那么这赚取观众大把眼泪的一幕,可能没那么高尚,只是年轻的麦克一次顺水推舟的冤冤相报。
   虽然这种揣测显得邪恶,姑且也不用人性本恶做解释,麦克后续十几年源源不断的朗读、录音,再寄给狱中的汉娜,难道不算给出了答案?
   一心想要惩罚的那个人,真的得到了惩罚,我们却没想象的快乐。到底是在惩罚对方,还是惩罚自己;是对方痛还是自己更痛?
  看,这又好像在说人性本善了。别纠结,善与恶本就没那么绝对,想懂这二者之间玄妙的关系,看看金庸大师笔下的武林或许会有启示。
  再回到麦克的行为本身,让女伴、女儿、妻子无法解释的行为,归根结底源于一个结。心结由汉娜的不辞而别蒂生,由汉娜的入狱达至顶峰,由一盘盘录音带一封封来信化解,由汉娜的自杀升华。电影最后一幕,麦克带着成年的女儿站在汉娜的墓前,第一次说出埋在心中久远的爱情故事,是爱是恨,都随着墓碑上的落叶一同被扫。这个故事始终会伴随着麦克,因为由心结升华来的情结,是深入骨髓、不容遗忘的。
   最后,麦克告诉我们,通过赤裸裸的生命体验,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与其与过的行为和经历对立,把心力聚焦在仇恨和埋怨上,不如用现在的行动救赎。救赎了别人,也救赎了自己。握着话筒滔滔朗读的麦克,激昂忘我,一时难说清,他是为汉娜送故事而欣慰,还是为自己解脱心结而感激?
  
   愿桥都坚固 隧道都光明
  
   我很喜欢土耳其诗人塔朗吉的一句诗:愿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用在这篇文章,感觉很合适。
   无论我们曾经怎样爱过,怎样恨过,比起过,还是对未来有着无尽的向往。
   无论我们是带着切齿的恨,或是已淡忘刻骨的爱,还是会行走在人生的旅途。即便是像汉娜那样提早结束,至少也经历了一路的风景。
   在路上,有什么比“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更扎实的祝福呢?
   想到这句诗,对未来真的可以心怀美好。
  
作者Lotos

《朗读者》有关三个维度的思考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朗读者》有关三个维度的思考来自微语录网,更多《朗,思考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