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同桌的你》梦中的婚礼

影视台词 > 影评 > :《同桌的你》梦中的婚礼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同桌的你》梦中的婚礼的正文:


  当优酷上的同桌的你映入眼帘时,脑海自然而然的响起老狼的那温柔的声音。
  又会联想到,学校,蓝天,操场,这些与青春息息相关的名词,那段令人怀念的岁月,又或者掺杂这一段令人嘘唏或者忧伤的爱情故事。
  流年飞逝,影片大多数刻画的并不是同桌之间的故事,而是一段爱情故事。
  为什么要加个而是?同桌之间的故事,就不可以是爱情故事吗?
  可能有些先入为主的因素在里面,我理解的同桌的你,是一段陈年旧事。
  
  旧到甚至偶尔翻开那时写的日记,学生时代的毕业照,才会偶尔想起我的同桌,那感觉犹如,傍晚,从不小心入睡的睡梦中醒来,那透过窗户撒在脸上的泛黄的阳光,不刺眼,甚至有些温热。
  甚至我怀念的不是同桌的你,而是我的青春岁月,而回忆我的青春岁月,我就想到了同桌的你,你是我青春回忆的载体,青春往事的载体,你就是我的青春最好的见证。
  
  我希望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一种朦胧感,让我内心发热,回想起以前的往事。
  但并不是这样,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一段轰轰烈烈却令人充满遗憾的爱情故事。
  为了同桌的你打架,为了同桌的你不顾班主任的阻拦转班,为了同桌的你从学渣到学霸的完美蜕变。
  
  既然这部影片与我所想象的同桌的你无关,那么就抛开我印象中的同桌的你,来以一种接纳新事物的眼光来看待这部电影。
  “我们败给了现实”,一句话点名了主题。
  让我颇有些意外的是,影片口中所谓的现实,让我觉得有些生硬,甚至这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只是你们不够努力,或者不够相爱罢了。
  周为什么十年来一直没有美国,后来看到最后才知道,斯坦福申请不下来,签证被拒绝两次。
  让我们把影片倒退到林周等人毕业前的火锅会上,周对林说“我要是不美国了,你还不?”
  林:“不,你哪我哪!”
  明明是有承诺在先,周最后还没有勇气叫林回来?
  周说,我不确定你是否会回来。
  
  不信任。
  
  周既然你不了美国,林你为什么不自己回来,为什么非要等人家开口?
  周同样,很多网友说,不了斯坦福你可以别的要求稍微低一些的学校,为什么偏偏要选斯坦福,非斯坦福不可呢?
  人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追求。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不多试试几次签证。也许第三次第四次就下来了呢?
  追究的深了,不难让人怀疑两人的感情是否真的坚固,真的非你不可。
  
  周的一句“我们都败给了现实,谁都不欠谁”,将电影的主题展现在我们眼前。
  无论怎么样的爱情,在现实面前都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不管影片对这一主题是否表达到位,但是他的确就是想表达这么一层意思。
  但是这样的“现实”难免会让观众觉得这个理由有点牵强,生硬。
  另外,结尾的那场“梦中的婚礼”的影子贯穿了整个影片。
  
  早恋---处分。
  游行抗议---处分。
  乱闯非典监护楼--处分
  抢婚---处分
  各种处分的事情,你都做了。
  唯独最后一场,抢婚,你没做,你怂了。
  或许,抢婚的处分的代价是不可估量的---我不知道,我如果抢婚,你会跟我走吗?从中学到成人,这段感情抵得过十年来的分离吗?我不确认。
  十年,十杯酒。你我都心照不宣,过的感情,就让它随着这十杯酒下肚吧。
  抢婚成功,林带着周远走高飞来。
  结尾有点出人意料,却又是情理之中。
  还是由牧师的一句“你愿意吗?”将我们带回现实世界。
  哦! 原来抢婚只是周的幻想,不禁让人嘘唏不以。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以完美收场,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修成正果,周和林的爱情,
  从前面的一个片段---林抢来了一部相机,将画面定格在烟花绽放的一刹那。 影片的基调也由此奠定,短暂而绚烂,却不能有结果...
  周和林的爱情,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爱情,即使没有他们轰轰烈烈,平平淡淡之中也会遇到许多挫折,最后无奈分开。
  电影却毫不吝啬的将人们心中所想的愿望通过“幻想抢婚”表达出来。
  这也许是大多数人的愿望,但是,愿望始终只能是愿望,最终我们还是被牧师带回了现实,一句没滋没味的“我爱你”,将影片带入了结尾。
  
  
  人生本来就有很多遗憾,
  但是我们可以拥有一个愿望,即使实现不了。
  如同那傍晚洒在脸上阳光,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怀念。
  
作者感动常在

《同桌的你》梦中的婚礼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同桌的你》梦中的婚礼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同,婚礼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