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爆裂鼓手》影评观后感

影视台词 > 影评 > :《爆裂鼓手》影评观后感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爆裂鼓手》影评观后感的正文:

  给这片子写影评的大部分原因是看的比以往的片子看得懂的多一些,看完之后就睡不着了,一直在想着这片子,大概也是因为本人经历的一些日子跟这片子演的有些相似。
  在网上看过一些评论,褒贬不一,而对于影片里的人物,贬的还是居多一些。在我看来,不管是影片本身表达的东西,或者是影片里的人物,都是带有多面性的。就像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曹操一样。
  在没看之前,惯性思维的以为音乐是主题,结果用网上的评论说,更像一部‘黑暗’成功学的电影。
  鼓手位于一所音乐学院,据内容看是所数一数二的学校。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所数一数二的音乐学院,因为如果你能毕业,或者在这里有所作为,你下半生就搞定了,而这也是影片设计的让人纠结的条件。鼓手是个什么样的人?在我看来,影片没有很直接的描写,但多多少少给出了一些。影片里,鼓手第一次跟父亲聊天里说,“他看见我打鼓了”,而最开始弗莱彻也说过,“你在这里打鼓,而你知道我在找队员”。这么看,鼓手并不是个只知道上课,并且单纯的学生。这一点我想大部分人会觉得有点心机,贬的感觉多一些,但我的感觉褒的多一些,在现实里,为自己奋斗,就该如此,当然也是要在无公害的情况下。为什么弗莱彻低级班里选了鼓手自己?这一点可以这么形容一下:孙悟空拜师,菩提祖师敲了三下孙悟空的头从后门走了,孙悟空明白了,学成之后各种神通广大。而弗莱彻第一次见鼓手的时候留下一个课题,是类似于速度技能的东西(不懂音乐,不知什么玩意),鼓手是人,肯定比一只猴子聪明,所以顺利成章的得到了弗莱彻的选择。这也是弗莱彻的安排,试想,他第一次见到鼓手时就明白他不是在傻忽忽的练习,想上位的人多的是,既然这孩子有意思,哪就给他个机会,而且给了他个课题研究,看他是不是可以搞定。既然他做到了,那就是试试他。进入高级版的鼓手第一天就早到了,原因是弗莱彻说的时间比9点早,这里为什么?我不太清楚,或许意思是说你不要以为你进来,需要练习的时间就跟高级版的人一样?课件休息的时候面对刚发完飙的弗莱彻并没有太多畏忌,因为弗莱彻的语气很平和,并且让鼓手自己说“你来这里是有原因的”,但回到教室的时候他面对的是另一个弗莱彻,鼓手貌似清醒了些,加倍练习。
  家庭聚餐时的对话,大概是对影片对鼓手形象塑造最直接的部分。自己当时阶段的成功随随便便的就被别人的新闻淹没掉,面对一群根本不能衡量成功的分量的人,鼓手也是进行了反击,并且表达了自己对人的看法---宁愿提早死,也不要碌碌无为。我觉得每人个都应该如此,不是说人要成为多伟大的人不惜一切,而是当人们否定自己的努力时候,管他什么长辈什么领导的,man, u just fk off, im good, and this is true!这是一种反击精神,不要懦弱。也是一种清晰看待自己的能力,相比桌子上的其他孩子进了大众都有兴趣听的进球队,打的多么好之类的事,别人不能给与自己肯定的时候,你需要清醒的认识自己所在的位置。
  影片里第一次比赛时,鼓手丢了核心鼓手的谱子,怎么丢的?喝了口饮料的时间。。。这里我觉得大概就是个剧情设定。而跟弗莱彻交代的时候,鼓手面对那样的状况,丝毫没有迟疑,主动说自己可以不用谱子,抢了位置。要是在现实生活中,旁边的人免不了说一句,what a bit-ch!同情这个丢了核心鼓手位置的人。这里我的看法是: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你做不到一个替补可以做的事,还能对自己说你是核心?
  比赛结束后,鼓手也顺利在众人面前成为核心,不幸的是又来一个低级班的前核心。如弗莱彻所说,要挑选一个能力更强的核心,俩人小PK了一下。弗莱彻最后选了前核心,按弗莱彻后边话的意思,这是为了刺激鼓手,比较浅的来说也大概是这么个意思。鼓手不答应了,准备评理,弗莱彻接了个电话,貌似很难过,就把这一段带过了。不开心就不开心吧,鼓手居然决定跟姑娘(很漂亮,演技还不错)分手,潜心修炼。我觉得这里拍的非常有意思,分手时鼓手的话是在设想今后于姑娘的感情之路,我估计大部分家长如果听了自己孩子这么说估计能感动的到哭,多么努力上进积极的孩子啊~~从个人角度来讲,听上是个很有主见,成熟的孩子,在某些地域的传统思想上,这是种很值得钦佩的想法。之前,电影对这个姑娘的描写几乎没什么特别的。我本以为,这一段会以姑娘一句asshole结束。But!!!!我错了,而这姑娘的想法居然跟她的相貌成正比。从她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她也是个非常认真,思维非常清晰的姑娘,不是那种一声声欧巴叫着的留着眼泪咬嘴唇的姑娘。而且她的那番话就像一个占有绝对优势的辩手,给了我们一个对立的论点,是不是为了成就卓越,就要应该放弃,忽略这些能带给人们快乐和幸福的东西,比如说友情,比如说爱情。就像是不是要成为绝世高手就要自宫,练习葵花宝典,什么是幸福对于不同的人来讲或许是不同的。
  又是选核心,我不懂音乐,看不出来是以技巧取胜的。比赛当日睡过了,各种背。为啥背?这种设计所表达的东西我觉得非常多,下文再说。最后被弗莱彻说了一句“u done”,然后厮打。别说厮打了,估计一般人杀了他的心都有了,而我看的时候也是脸有点热。接下来是鼓手放弃的表现,决定要要不要告弗莱彻。我不明白这里一些镜头的意思,特别是鼓手一个笑的镜头(报复?释然?)。开始鼓手是不同意父亲想法的,但后来说“告诉我该怎么说”。酒吧里弗莱彻的话,或许有些让鼓手内疚,但看到弗莱彻并不知道是自己的原因才被开除而且状态那么轻松,依然对他有所肯定,自然就接受了影片里最后的一次表演。给之前的姑娘打电话这一段也很有意思,感情这东西不是单方面的,真不巧,你之前遇上的大概就是你人生中的真爱,你想好就好?不是时间不等人!路是自己选的,或许你运气好,人家还没男朋友,就算是没男朋友,你面对那样一个真实,愿意为你倾心的理性姑娘,可不是说想挽回就随便挽回的。对话结尾说,姑娘还是会,算是个感情铺垫。表演之前弗莱彻的一句话也是个感情铺垫,“台下的人如果觉得你可以,你就可以,但他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过目不忘”。当鼓手知道自己被弗莱彻骗了的时候,以上的一些感情铺垫,都是对鼓手的一个心理冲击,个人觉得,如果一般人恐怕完全接受不了这种打击,尤其是在这种重拾信心的时候。而最最精彩的是鼓手的表现,Fight!!!当你觉得人生因为许多阴谋,不幸,误解,蔑视,被别人定义的于你真实的你完全不同时,不要放弃。真正的你,谁也改变不了!拿起你拥有的武器,为自己向命运宣战!这里鼓手的反击,是对影片的正名。看过一些关于这片子的影评,都觉得很偏激,我觉得影片到这里,才是真正对成功学的一个解释,那就是,对自己不弃不离,对追求永不放弃!紧接着的一段独奏,并且这个独奏最后像阳光一样照射着弗莱彻,使得弗莱彻也为他扶正歪了的鼓(那铁片子叫什么?)。也是对之前弗莱彻塑造的一种成功学的观念的否定,很多人眼中那些卓越是用“一心一意”换来了的(太可笑了,你就干一件事,能不有点成绩吗,要不你就是笨蛋),但真正的卓越不是什么成绩,也不是什么身份,更不是抛弃,而是那份对卓越从始至终所保持的一种前进的渴望,不断超越自己。影片最后马上出字幕前弗莱彻与鼓手的一个对视非常亮,那种心领神会的眼神,真的才是我们在事业上该追求的状态!
  这片子大部分人觉得偏执都是因为弗莱彻,而在我看来,主角不是鼓手,是弗莱彻,是他主导了一切。由于我个人相信人之‘初’,心本善,直到最后表演骗了鼓手的时候,我第一反应还觉得是不是他还在在激励鼓手,不过后来细想了下,给他了个差评。弗莱彻很多次提到一些有名乐手的成功之路,而其中他多次提到曾经一个着名歌手的成功是在一个朋友的不停的刺激下完成的,而他这么暗示,或许也是希望鼓手能理解自己。鼓手第一次进高级班的时候,弗莱彻赶走了一个胖子,这里我就想了,你若是真为了得到一个纯粹的音乐,为什么不一起赶走真正跑掉的人?而且为什么是个胖子,还哭了?各种消极映射啊。。。。
  弗莱彻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联想到我们看到的美国动作电影里的情节。一个恶魔教官,对一个菜鸟新兵语言上,肢体上的虐待。我们来想象弗莱彻是个什么身份的人?随便低级班选人,低级班的老师自动让位置给他,数一数二的音乐学校里,做到这样,可想一般了。But!!!他居然打了鼓手的脸。。一个这种身份的人。。性质一下就变了。对于弗莱彻这种教学方式,其实在我看来是比较幼稚的,他抓住的是这些年轻人的稚气,仗着学生为了生活往上爬的把柄,而里边的大部分学生不见得不懂弗莱彻这种教育的作用原理。但是心智成熟的人,大都并不会为这样的教育多么受影响。在电影的中间部分,弗莱彻接了一个电话,这个电话安排在鼓手对他的争执声中,可以看得出来是不是一个普通的电话。第二天弗莱彻就讲述了自己一个学生的成功故事,并且为这个之前的学生而流泪。为什么流泪?弗莱彻说因为车祸,而鼓手面对律师的时候,律师却说以因为来自弗莱彻的折磨产生的抑郁而自杀的。噢~~~~~,那么问题来了,弗莱彻为什么要撒谎?因为他知道在这个死亡里,自己的原因占了多大的分量,撒谎是他不敢面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所产生的副作用,后边他与鼓手之间有段对话,弗莱彻认为,他从来不用为自己的努力而道歉。而哭,大概应该是惋惜,愧疚,很多情感夹杂在一起的作用。哭过了,紧接着就开始练习,又开始不断的谩骂。上边说到的车祸,看上合情合理,在这里可以看成是一个对比。以弗莱彻的智商,看到鼓手做到台上之后,怎么可能想不到是车祸导致鼓手鲜血淋漓?这就是之前的学生死于车祸,本来就是谎话,他本身就不在乎一个人为自己奋斗的人所付出的代价。对于这一段所表达的东西非常鲜活,人生中总有许多不幸,而当这些不幸几乎要毁掉你的人生时,你会怎么做?
  励志电影看过许多,而这部电影表达的方式非常写实,它带给我们的不单是感慨,更多的是思考,我从来不相信人会因别人的一句话,一个故事,一部电影就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说变的积极,人生就是要在这种不断的反复跌打中明白自己的所求。
  当然,就像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曹操一样,问题看待的方式不一样,对影片以及人物的看法也不一样。6+3=9,5+4=9。

《爆裂鼓手》影评观后感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爆裂鼓手》影评观后感来自微语录网,更多《爆,后感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