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半泽直树后的一点感想

影视台词 > 影评 > :半泽直树后的一点感想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半泽直树后的一点感想的正文:


   首先, 我觉得这家银行管理和风控真的太差了.
   管理方面一点都没有日本人的精细风格,特别是问责方面,只问责到小喽啰. 5亿元贷款事件,分行长直接把责任都推给半泽了,上面竟然也认可. 上面的人就算不知道事实真相, 认为都是半泽的失责, 可是分行长是半泽的直属领导,不追究领导责任吗? 从剧集里看来, 分行的人事任免都是分行长直接举荐, 就一点都不追究他用人错误的责任吗? 如果问责管理上不对领导问责, 那搞到最后肯定会发展到像我们天朝一样 - 出了事,肯定就是临时工干的. 正常的管理逻辑应该是不管领导参不参与,知不知情, 辖内出了问题都应该被问责, 这样才能激励管理者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管理的另一方面是知道出了问题却不深究不细查,含混过关. 分行长和钢铁公司勾结骗贷,在最后已经是事实清楚了,但处理只是把分行行长远远的打发到了印尼. 这件事是因为银行有什么漏洞才发生的? 如何弥补才能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 没有看出任何总结经验教训的迹象. 可以相信, 类似的事件肯定会层出不穷, 只是没有其它的范二的开着主角光环挂的半泽直树们来揭发而已.
   银行的另外一大问题是风控. 第一个事件5亿元贷款, 半泽直树一眼就看出来下属做的报告有问题, 但就是这样的报告被提交上, 竟然也层层过关把贷款发放了. 第二个事件, 只因为伊势岛酒店一家客户倒闭,就能引发这家世界第三大银行的存亡危机,不考虑编剧的问题, 就只能说这家银行的风控太是问题了.
  
   说说各个人.半泽直树是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主角光环能组成一个叫正义必胜的符文之语,所以半泽直树能打能抗,专门秒各种BOSS.
   后面说认真的. "在银行, 人事就是一切." 这家银行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人事, 特别是最后的人事调动, 我觉得不会有续集, 半泽直树的银行家职业生涯只能到此为止了. 5亿元坏账事件, 半泽直树是被动参与进来的, 他所做的一切其实只是为了自保,如果负责人不是他,他肯定也不会插手此事. 在追回5亿元贷款的过程中他体现出的才能是同时被上层特别是大和田认可的,所以他才得以升任营业二部次长,前途光明.
   在伊势岛酒店事件时, 半泽的正义变味了, 更多的是他对大和田的个人恩怨. 他很信任酒店年轻的社长, 我却非常担心. 投资造成120亿的亏损, 社长说是常务搞的, 我不清楚. 委托开发IT系统的鸣海公司倒闭, 社长说鸣海是常务推荐的, 我没调查过, 不清楚... 我觉得如果他真不清楚, 说明这人太糊涂太不靠谱. 如果他不糊涂很聪明, 那他就和浅野分行长一样的德性. 不管如何, 我都觉得这个社长并不值得信任, 常务说这个酒店就是因为几任社长的家族式管理和独断专行才没落的也许不无道理.
   好, 本来对于银行来说, 问题是伊势岛酒店必须做出整改, 通过金融厅的审查. 方案大和田已经给出了, 就是换领导层, 由常务担任社长.主角说大和田和酒店常务"勾结", 但他俩没有金钱往来,作为银行员工来说算是正常的客户关系,并无任何不妥. 结果半泽却将矛头对准了大和田 - 我觉得从旁观者(银行里的旁观者,不是观众)看来, 半泽对大和田的个人恩怨占了上风. 半泽大闹董事会, 被他抓住的大和田的把柄1是3000万的转移借款 - 剧中说过"对于一个普通的位及常务董事的人来说, 个人筹集3千万应该是很轻松的一件事", 所以三千万并不算多. 2是大和田想把行长拉下马, 这个党派斗争本来就是银行里人人皆知的事, 大家心知肚明, 在座的董事们哪个也比半泽清楚多了.
   想到此, 对于该剧最后的结局也就好理解了. 大和田降职做了董事, 半泽被流放到东京证券. 当然还有岸川部长, 来审查银行差点让银行破产的金融厅黑崎检察官就是他女婿,期间他还通风报信 - 简直就是犯傻, 所以他引咎辞职, 接受了整个剧中的最重惩罚.
   我向银行的人打听到了半泽后续的消息, 半泽后来觉得反正父亲的仇恨也算消解了, 就从东京证券辞职了, 改行当上了律师, 律师这个职业非常适合他, 至今为止他一场官司都还没输过....

半泽直树后的一点感想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半泽直树后的一点感想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半泽,感想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