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黄金时代》一滴清泪,无关时代

影视台词 > 影评 > :《黄金时代》一滴清泪,无关时代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黄金时代》一滴清泪,无关时代的正文:


  黄金时代,第一次看见这个名字是在上找找最近有什么电影可以值得一看,在即将上映一栏里看见的。心里第一个念头是,决不看。
  原因很简单,因为过于钟爱王小波,所以第一反应以为是拍的他的故事。那么我绝不相信目前大陆这个政策下能拍的好,所以就不想看了添堵了。后来才知道是讲萧红的故事,作为一个文学专业的看这部电影有一半是因为汤唯真是见笑了。
  如果说我对于这部电影表现出莫大的尊重,那一定是因为在三个小时呼噜声和离场人交错,此起彼伏的那会,我聚精会神的看着屏幕上这出三个小时的独白戏,在那个凌晨的午夜场没有打一个哈欠。
  
  坦白说,我实在不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开头交代萧红身世的部分突兀而乏味,或者说整个电影始终用着一种录口供一样的第三者转述历史的手法交代剧情的走向,损失了作为一部电影剧情连贯的冲击美感。但是其实仔细想想确实导演也有苦衷,一个人的一生,纵使很短暂但是想要通过三个小时表现,即使尽善,也不能尽美。所以知道看了一个小时之后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只写萧红而已,因为在观影之前我始终以为黄金时代这四个字,承载的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国家这一百年里最最波澜壮阔的那个时代,直到最后我才明白,原来许鞍华费尽心思的三个小时甚至容不下萧红脸颊的一滴清泪。
  
  电影中的萧红像是一只被人捉住,藏在衣服口袋里的小小麻雀。她渴望属于自己的那种自由却被家庭之内的秩序压抑的几乎窒息。她离经叛道,悔婚,私奔,未婚先孕,没有任何的压迫和激烈强大的外力促使他变成这样一个被家族所不容的人,仅仅只是以为她愿意而已,或许可以这么认为,她生来变拥有这样向往着挣脱的血液,她不想做一直匍匐在他人胸口的惊鸟,她想作为一只鸟飞。而当她不顾一切伺机而动,从口袋里扑腾着翅膀出来的时候,她才刚刚开始感受到这个没有尽头的冬天的寒冷。
  
  一个一辈子短的只经历过三十个春天的女人,却有过四个男人和接二连三的抛弃。她的生命被人抛弃,而她也同样的抛弃其他的生命。电影中在萧红人生第一个窘迫的十字路口,一边是六百块大洋,一边是被卖身为娼,她看上没有一丁点的担心和暴躁,汤唯用她那种特有的处变不惊的表情,有条不紊的打发着时间和时间里面来来回回的人和事。作为对于这种淡定的褒奖,上天给了她两样东西,萧军,和一场洪水。
  萧红趴在窗口腆着肚子拿着烟的那个画面,电影给了两次特写,一次是前面,一次是最后。说实话我自己也觉得她那种望着一城汪洋幸灾乐祸的神色是让人想要亲一口,挺着肚子像是成龙一样飞檐走壁也让人抹一把汗,她根本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孕妇,或者说,一个母亲。
  
  作为一个没有看过萧红作品一个字的人来说确实难以评价,但是至少再电影里我没有看到对于自己创造的两个生命应该有的爱,医院中汤唯看着护士推来的婴孩惊恐万分,即使是面临自己男人的抛弃妻子以及旅馆的卖良为娼她也没有过如此的不适,她恐惧这个突如其来的生命,有如恐惧生命里一个巨大而沉重的包裹。
  因为为了自由?
  那这逍遥也未免太过刻薄。
  
  我没有什么想要非议的,对于一个生活在远离战乱以及自由的后世人来说,对于一个不可能成为母亲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指指点点的资格,我的惋惜只是限于对于一种生事如转蓬的时代和命运的惋惜。
  
  第一个男人是年少轻狂,无疾而终。
  第二个男人是走投无路,死于非命。
  第三个男人终于惺惺相惜,风雨同舟,而后名动江湖。
  
  我不是个女人,所以我不知道大多数女人究竟渴望什么样的爱情,是轰轰烈烈死不旋踵的?还是甘之如饴,终老无怨的。在那段青春岁月之后的很多年里,萧红浪迹天涯甚至漂洋过海,声名鹊起直到人尽皆知。在人生的又一个分叉口,她为了自己那种安安静静写作的愿望选择了与萧军分道扬镳,与原本自己所轻视的端木白头偕老,只是可惜等不到白头,更不说终老。从她年少出走开始,她的性格就注定了不可能爱上端木这种小男人,某一种傲娇到死不回头的公主病和另一种咬破嘴唇都不流泪的女王心相互交错的贯穿并支撑起了她整个生命的轨迹。她不软弱,并且很清楚自己究竟要干什么,只是戏剧的是,最后她真应该听一听软弱的端木的话,不要做那一个徒增痛苦的手术。
  
  在我印象中民国那时的作家,要么肚子里的货多的不是一两篇能够看得清楚,要么过于执着自己心中所认为的文艺和理念有种装逼装过头的嫌疑。在看电影之前很多年我对于萧军这个人实在没有什么好印象,照片上的长着一张套马杆的汉子的脸,但是不得不说冯绍峰还真把萧军的形象扭转成了一个质朴东北伪文艺青年,只是稍微有点质胜文则野。到了两人相处的末期,从萧军的角度已经难以看出他对于萧红有多少本真的爱情,家暴,外遇,争吵。只是最后分别是火车站反复叮嘱丁玲的那段还是有那么点唏嘘和惜别。两人分手,他不愿意给出萧红的信,多年以后他仍然能从不满灰尘和时光的旧箱子中找出那些曾经种种,他自己说这是一种运气和庆幸,可是当然不只是这样,这里面有着的,是一个男人不敢言表的钢铁柔心。萧红自己说,若是她在最最窘迫的时候告诉萧军,千山万水他一定会来。有的时候,你不必真的要在自己山穷水尽的时候找到那一个不顾一切帮你的人,只要你清楚的知道他在,已经很足够了。而对于萧红这样的人来说,她永远不会愿意开口的,她宁愿让自己看起来坚强。
  
  影片到最后的时候我相信观众们已经对于这个漫长的故事手足无措,没有高潮,没有落点,甚至没有剧情。交替出现的插叙像是戏剧的旁白用粗糙的齿轮嘎嘎作响的推动着剧情的发展,萧红颠沛流离的一生在辗转了十几年后终于在更为兵荒马乱的炮弹和厮杀声中消耗殆尽,那个孤悬海外的岛屿和那张孤立无援的病床与人慌乱的脚步还有军队的喧闹交相辉映将这出悲剧完美的落幕,骆宾基最后的表现喧宾夺主,而呼兰河最后的描写却动人心魄。
  
  渡口送别,萧红对着白朗说,你会幸福的,而我,显然将以孤独终老。
  的确,如此刻薄的命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算美满,但是那些散落在生命各处的好人们却让这本来瑟缩的身体多了温存,师徒之情的鲁迅,武汉患难,出手借钱的那个我忘记叫什么的朋友,怀孕生子时陪伴的白朗,还有赠袍永别的丁玲,当然,少不了两不相忘的萧军和相濡以沫的端木……其中很多也仅仅只是不过如此的擦肩而已,但是至少那种爱恨情仇,是真实的。
  
  私定终身的最初,萧军萧红躺在旅店冰冷坚硬的船板上,裹着那不堪御寒的薄被,受人冷眼。而与此同时,她趴在创刊看着漫天的大学覆盖着世界,这国家的满目疮痍和生命的种种不幸在此刻与她无关。他拿着不多的工钱带着她行走在贫穷的街道,拥挤在简陋的饭店,犹豫于一碗温热的肉汤。
  导演是个恶俗的混蛋,用系鞋带这样老套的剧情赚人心动,而我不得不说,那一刻他们没有名动天下,他们没有覆雨翻云,他们没有那么多爱恨情仇,他们渴望着和逃避着如此单纯的东西。我相信他们生命中若真有一段这样的时光,在回忆里,是灿烂的。
  
  躺在船上的萧红问萧军为什么爱他。
  或者她对于他口中的才华似懂非懂,那一刻她要的或许未必是写作。
  
  不推荐非文史爱好者看这部电影,作为电影,简直是烂片。而我自己,主要是出于对主人公和电影题材的尊重,并且作为一个文学专业的学渣巩固一下专业知识罢了。

《黄金时代》一滴清泪,无关时代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黄金时代》一滴清泪,无关时代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黄,时代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