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狩猎》小女孩的心理分析和琐碎观点(有剧透)

影视台词 > 影评 > :《狩猎》小女孩的心理分析和琐碎观点(有剧透)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狩猎》小女孩的心理分析和琐碎观点(有剧透)的正文:


  首先,知识有限,就不对其中的成人之间的关系变化进行分析,单抓住小女孩克拉拉和男主角卢卡斯之间的关系,和其人物性格和家庭环境进行分析。
  开片,在几个大男人的赤裸冬泳展开,上说,这表示了北欧的性开放程度。
  接下来,是在幼儿园工作的卢卡斯很得孩子们的喜爱。
  在超市购物完的卢卡斯遇见了迷路的小女孩克拉拉,展开了他们之间的对话:
   卢卡斯:嗨,克拉拉,出什么事了?
   克拉拉:我迷路了。
   卢卡斯:真的吗?妈妈和爸爸在哪?
   克拉拉:在家,我忘了我是怎么来的,等我发现已经走到这儿了。
   卢卡斯:你没看着路标走?
   克拉拉:(摇头)
   卢卡斯:所以你不知道自己走到哪里了?
   克拉拉:是的,而且我不记得来时的路了。
   卢卡斯:这可真恼人,不过我知道路,我领你回好吗?
   克拉拉:(点头)
   卢卡斯:我看着路,你跟着我走。
   克拉拉:我会的,芬妮(卢卡斯的狗)也跟着来吗?
   卢卡斯:是的,当然。
   克拉拉:那样的话她就能保护我们了。
  单从上述对话至少会看出一个问题,小女孩克拉拉是缺乏安全感的,她期望卢卡斯的狗能保护她。但如果了解心理学就会发现其实还有跟严重的问题,小女孩的刻意走失,其实是在逃离家庭,她在家里得不到关注。这个在卢卡斯领克拉拉回家后,其家人的一系列反应就不难看出,但在卢卡斯和克拉拉回家的路上还有另一段对话。
   克拉拉:你最喜欢的菜是什么?
   卢卡斯:毫无疑问是野味。
   克拉拉:我喜欢鱼干,你为什么在幼儿园工作?
   卢卡斯:之前我在你哥哥的学校当教授,但那个学校关闭了。
   克拉拉:我爸爸说你很忧伤,因为你孤单一人住在大房子里。
   卢卡斯:他这样说?
   克拉拉:“昂起你的头,脚踏实地,如果你闷闷不乐,你会被扁的”。
   卢卡斯:(笑),这是你父亲说的?
   克拉拉:嗯,会被海扁的。
   ......
  从上述对话中克拉拉从父亲那里的得知卢卡斯的忧伤和孤单,这似乎和她自己很像,我想她父亲的那段话其实是说给克拉拉听的,克拉拉对卢卡斯表示同情也说了相同的话。克拉拉父亲的这段话不知道在当地的语言环境中是什么样的,但至少翻译过来是缺乏对自我感受的认知的,“如果你闷闷不乐,你会被海扁的”,却强调了外界评价对内心感受的作用,这似乎与后来克拉拉的父亲在平安夜准备和卢卡斯谈一谈时,克拉拉的母亲说出了这样的话“和他在一起是错的”,而这时克拉拉的母亲其实已经对卢卡斯的“罪行”表示深度的否定了,但她不愿承认内心的感受,而更多是在乎外界的评价。
  卢卡斯领克拉拉回到家时,克拉拉的父亲对克拉拉说了这样的话“亲爱的,我告诉过你,再乱跑不会接你的”,这句话中的这个“再”字体现了其实克拉拉已经乱跑了很多次了,而父亲却用“不会接你”这样的语气来威胁孩子,看似很平静的一句话,其实蕴含着巨大的伤害。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出生到三个月大时,婴儿处于“偏执—分裂状态”,幼小的婴儿无法处理妈妈即好又坏的事实,所以使用分裂的心理机制将心里的妈妈分成两个部分,绝对的“好妈妈”和绝对的“坏妈妈”。四个月到一岁时,婴儿处于“抑郁状态”,他需要将好与坏融合到一个人身上,把单一的爱恨,转化为丰富细腻的情感,但前提是现实中的妈妈能给予孩子足够好的养育,如果不够好,孩子就会停留在偏执—分裂的状态。那么克拉拉似乎就停留在这个阶段,主动出走其实就是对家庭产生了敌意,她迫切需要逃离。小女孩和母亲的关系也可以从后来的一系列镜头中看出,在小女孩被“伤害”之前,其母亲对他的关注是不够的。卢卡斯领小女孩回家,除了爸爸在指责她的行为之外,母亲根本没对克拉拉有任何的关心,似乎根本没看到她的存在。在片中克拉拉的母亲却总和大儿子一起出现,不难发现,这个家庭有很多的问题。
  之前觉得那个给小女孩看生殖器照片的人才是罪魁祸首,但这不过是整个事件的一个小因素罢了,在家庭中,小女儿克拉拉是孤独的。缺乏爱的孤独才是最严重的问题。
  情景:卢卡斯在克拉拉家外面遇到了克拉拉,而屋里传来克拉拉父母的争吵,原因父亲没有带克拉拉学校。
   卢卡斯:嗨,克拉拉
   克拉拉:下午好
   卢卡斯:他们在吵架?你伤心吗?
   克拉拉:不,他该打
   卢卡斯:我带你幼儿园好吗?
   克拉拉:好主意
   卢卡斯:我给你爸爸说一声(打电话告知了克拉拉的爸爸,爸爸却不知道克拉拉哪了,其实她就坐在屋外,并让卢卡斯带克拉拉上学)
   上学的路上,克拉拉主动牵住了卢卡斯的手,而卢卡斯有些犹豫。
  从上述情景,不难看出,克拉拉的父母对她的忽视,特别是他的爸爸。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想克拉拉这个年龄段,孩子应该特别迷恋自己的异性父母,俗话说的“恋父”和“恋母”情节,但克拉拉却说出了“不,他该打”这样的话,说明其实她对父亲的失望已经到了极致了,当她主动牵卢卡斯的手时,就不难发现,其实克拉拉已经将“父亲”这个角色转移到卢卡斯身上了,并表示出了信任。其实克拉拉父亲满可以挽回自己的角色,但他却将送孩子上学这个事儿推给了卢卡斯,而相反卢卡斯的做法却非常温暖,他询问了克拉拉的内心感受,“他们在吵架?你伤心吗?”。
  之后克拉拉为卢卡斯精心准备了小礼物,电影中在克拉拉准备送卢卡斯礼物时,看到卢卡斯和其他小孩子玩耍的情景,其情感的变化拍的特别好。首先克拉拉看到卢卡斯和其他小孩在开心地玩,表示出高兴,卢卡斯装死时,她有非常难过,担心卢卡斯真的会死,当卢卡斯“复活”过来时,她高兴地吻了卢卡斯。这段情景首先表现了克拉拉对卢卡斯的感情,又表现出儿童时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小孩子有时无法区分现实和想象,特别是这个片段中突出了克拉拉的区分困难,因为其他小孩没有表现出对装死的卢卡斯的关心。而当卢卡斯告诉克拉拉亲嘴是妈妈和爸爸之间的行为,并表示不能接受克拉拉的礼物时,之前说过的克拉拉还处在偏执—分裂状态,就很容易产生要么爱、要么恨的表现,特别是克拉拉妈妈很晚才来接她都无意的加剧了恨得程度,所以她向幼儿园园长说了谎。
  片中,当事情扩大到小镇上的每个人都知道又无法确定时,偏见已经在心理产生,特别是克拉拉的母亲,当克拉拉向她说其实自己说了谎时,母亲是无法接受的。克拉拉的父亲也说女儿不说谎,但我觉得其实克拉拉早就习惯了说谎,不是她主动要骗谁,而是如果她不说谎,别人是无法接受她的,这是她的家庭造成的。黑泽明的《罗生门》中每个人的主观陈述都是谎话,都会趋向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谎言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不宽恕、不理解,并由此要么以一个绝对的道德正确者自居,而对别人横加指责,要么是真的认为“为了生存,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由此看来小镇上的人不都是道德正确者吗?面对卢卡斯的态度只有一个,你就是罪人。还有一个隐约的观点就是我们愿意相信坏的结果,悲观态度可能在远古就形成了,因为必须悲观才能生存,而这是这种悲观的态度使小镇上的人,特别是幼儿园园长更愿相信卢卡斯对克拉拉实施了性侵。当然还忽略了法律上的无罪推定,更愿意用道德标准评价。
  平安夜,卢卡斯忍受不住煎熬打了克拉拉的父亲后质问他到底相不相信自己(卢卡斯与克拉拉的父亲席奥是最好的朋友),克拉拉在半梦半醒是看到了芬妮(卢卡斯的狗),看到了一个背影,那是她父亲的,她却喊卢卡斯,并说“这不该发生的“,她的父亲在这时表现出了悔意,并说”这世间有太多的恶意,但如果我们相互支持的话,恶意也会最终消散“,克拉拉又再次承认自己说过谎话,”我说了些傻话,他什么事也没干“。都不难看出,卢卡斯在克拉拉的心中依旧是完美父亲的角色,她也为对卢卡斯造成的伤害表示悔意。
  片中,一年后,在卢卡斯的儿子马库斯的成年仪式上,卢卡斯再次遇见了克拉拉,于是产生了下面的对话:
   卢卡斯:这可真不容易,躲过了那么多人到这里来。
   克拉拉:我也是这样想的。
   卢卡斯:你好,克拉拉
   克拉拉:嗨
   卢卡斯:你好吗?
   克拉拉:(低头表示沉默)
   卢卡斯:你怎样躲过那些人的?
   克拉拉:我不知道,他们人太多了。
  卢卡斯走过,抱起克拉拉,克拉拉在犹豫之后也抱住了卢卡斯,并把头贴着卢卡斯的头。
  想想这段,特别悲伤,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在“伤害”事件过后,克拉拉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状态,卢卡斯问她”你好吗“时,克拉拉沉默了,可以说克拉拉再次回到了孤独中,“伤害”之后其家人对其的关心也变少了。还有最后那句可以说有点绝望的意思,卢卡斯问如何躲过那些人时,克拉拉的回答“我不知道,他们人太多了”,这似乎有种绝望的表现,那么多人,都没有对克拉拉表示关注,而关注她的人又只有卢卡斯。当克拉拉抱住卢卡斯,并把头贴着卢卡斯时又是一种感动,事件双方的当事人都表示了理解,特别是克拉拉又回到最初对卢卡斯的信任状态。
  而结尾夕阳中那个向卢卡斯开枪的背影,在我看来就是社会评价,它不会因为事件的真假而消失,一旦开始就很难抹,就像卢卡斯儿子成年仪式上,他的教父说的那段话”这是家族里代代传承的东西,而现在它是你的了“,隐晦的说”虐童“这个名词将会在你的家族中传递,永不磨灭啊。

《狩猎》小女孩的心理分析和琐碎观点(有剧透)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狩猎》小女孩的心理分析和琐碎观点(有剧透)来自微语录网,更多《狩,透)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