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寒战》,好一部宣扬法治的主旋律大片~

影视台词 > 影评 > :《寒战》,好一部宣扬法治的主旋律大片~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寒战》,好一部宣扬法治的主旋律大片~的正文:




  
    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题材新颖、节奏紧凑,有悬念、有张力,加上摄制精良、表演出色......总之,不完美但掏钱看过不会后悔~
    
    网络上讨论得火热的,是剧中的情节。在这里,我想谈谈的是,看过此片后对影片主题以及某些印象较深场景的感想。(有剧透,介意者请跳过~)
  
    《寒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警匪片,而是以涉及香港警方最高层人事复杂关系为背景,围绕一部警车遭劫持的破案片(警务处长荷兰开会,留守的两位副处长分别是负责行动组的梁家辉、负责管理组的郭富城,他们都可能却只能一个在处长即将退休后升为大BOSS。这一关节偏偏发生了警车劫持案,事关两位副处长的前途)。主题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除暴安良、邪不压正,而是透过警方的一次危机处理,从“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来宣扬香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亚洲最安全城市”的核心价值——法治。这一点上,编剧很有野心很用心,影片也很成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场景之一:影片开头的酒驾男飙车解体,被警车追上。酒驾男态度嚣张,给其法官叔叔打电话,不跟警察走。巡警指挥官接了电话,报告上司后仍然抓了人。
  
    ——法治最基本的,权力没有法大~
  
    场景之二:公共关系科主管杨采妮向署理警务处长梁家辉汇报新闻稿,却坚持不接受其不合乎规则、要求过滤掉某些内容的命令。而在梁家辉可能是因为自己儿子在被劫警车上,异常出格地下令提升至二级警备状态后,原本是梁直系下属的林家栋,竟然同意与梁的“对手”郭富城一起罢免梁的“寒战行动”总指挥职务。郭富城要与其握手表示感谢支持时,林却没有伸手,只是冷冷地说道:“我这么做是为了工作。如果让我知道你是故意整我的上司,我一定加倍报答你。”
  
    —— 法治,一切以工作为重。在香港警察中领导也不是绝对的,不合规则的命令可以拒绝执行。当领导行为失准,被认为已经不能正常履行职责时,根据《警例》的规则,具有一定层级的官员(“宪委”,五人以上)可以联合起来罢免其职权。
  
    场景之三:同样是林家栋,在自己办公室用灌水刑讯逼供嫌犯,希望得到被劫警车的信息。
  
    —— 法治并不是要死板教条地遵守规矩。同样是为了工作,只要大原则不含糊,小事上手段貌似适当灵活也是可以的。
  
    场景之四:郭富城凑足五票带上几个军装警员上楼找梁家辉罢免他,梁家辉也不示弱,当下呼叫了自己手下“所有两颗星以上的刑警,带枪上来”。双方对峙发飙之际,军装警员一度要拔枪,被郭富城的亲信Vincent制止了。最后还是大Boss来了电话,梁家辉明白是处长的意思,这才放弃,带自己人离。
  
    —— 张力十足的一场戏,看得很过瘾!表面上看郭富城根据警例规则,成功罢免了梁家辉寒战总指挥的职权,但实际上还是大Boss的电话一槌定音。有时候情形不是那么分明,规则是可以被双方不同解释的,所以出现争执一定要设有仲裁者。如果不是处长来了电话,不知两方会如何收场?另外,军装警员拔枪这个细节,似乎说明了在底层,权威比规则更重要,那些中层刑警们也只听顶头上司梁家辉的命令。林家栋这种级别在法治原则和不背叛上司面前选了前者,而大多数中低层者会本能地选后者。
  
  
    场景之五:年轻的ICAC调查主任李治廷把梁家辉请到ICAC问询室喝茶,梁家辉完全不鸟他,反而教训起他这个愣头青:
  
    “我服务了香港警队30年,认识不少人,也得罪不少人。不过在这30年,我学会了一件事: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管暗也好、明也好,第一步,是把它学会。”
  
    “不过很多人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死了,因为自以为是。”
  
    “第二步,从中找出一个线头来,学会如何不犯规,懂得如何在线头里面玩,这样才能勉强保住性命。”
  
    “你们都太嫩了,没什么经验,要学会自我保护。”
  
  
    —— 这一段戏十分精彩!梁家辉的表演太好了。说的就是对年轻人的金玉良言啊。法治处处讲规则,为人处事又何尝不是呢?进到一个体系,即便是最好的法治环境,除了明规则,还有暗规则。年轻人最忌讳的就是自以为是,不在意规则,或者只知明规则,不知暗规则。认识规则,学会不犯规,这才“勉强保住性命”。然后就是经验,自我保护。后面梁家辉语焉不详,或者我也没太记清楚。
  
    想起梁家辉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等你坐到我这个位子,你才会明白。” 当他用了30年,做到警队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体会到学会规则、遵守规则很重要,却也才“勉强保命”;而“经验、自我保护”……确实不容易。我想这里头是,有人学会规则仅仅是用来遵守,所以是“勉强保命”,而有的人学会规则之外还懂得利用规则,这个利用可能只是为了自己,还可能是针对别人,这也就是“经验”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更多的,就只有坐到那个位子,才能明白了:)
  
     写着写着脑子开始乱了~ 就随便说说自己其他的感想吧:
  
    法规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法治环境下的权力与人事斗争仍然刀光剑影。处于权力顶峰一步之遥的梁、郭二人,就算本人不想刻意卡位,自己手下的一帮弟兄却是盼着你上位,也许是为了工作觉得你更适合,也许是出于情感要挺自己人,还也许是你上位了他们自己才好跟着上……树欲静而风不止,高处不胜寒,“寒战”大概由此而来~
  
    郭富城的实战能力一般,亲自上阵送赎金,却折损了亲信Vincent,还有5000多万港币被抢,“寒战行动”落于失败。于是想出奇招,自己向ICAC告发自己,调动了李治廷来查“寒战行动”进而牵扯进梁家辉。用郭富城自己的话来说,是警队有内鬼,不借助ICAC介入绝无破案可能。其实化验报告一出来,破案逻辑上是有点画蛇添足的。此举意在突出独立的、直接向特首负责的ICAC对保障香港法治的重要性而已。
  
    而用梁家辉的话来说,是郭富城毫无一线实战经验,却使缺点变成了优点,跳出案子之外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在不违规和滥用职权的前提下,调动了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团队加上ICAC的资源来为你所用。”李治廷也说了郭富城熟悉警队以及ICAC的所有规则,让他们跟进后就欲罢不能了。
  
    领导者的个人能力不是最优选择,熟悉规则、并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善于运用规则,又能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这就是法治环境下所需要的人才吧?所以看似没有实战经验、只会做表面文章把账面做得漂亮的郭富城提前上位,成为最年轻的副处长、然后是处长。而能力强悍、功劳卓著、深受一线警员拥戴的梁家辉却在51岁即和处长提前退休,为郭富城“让路”。
    
    在影片最后的字幕里提到,政府内部检讨文件中,把“寒战”列入一次失败事件的成功处理案例。在危机处理中,香港警队高层紧守职责,保持中立,相互制衡,体现了法治精神......
  
    PS:影片最后,梁郭告别时相互敬礼,响起的音乐里隐约有苏格兰风笛声。是在向给香港带来法治的港英致意,还是……?还有,当上处长的郭富城坐在车里拿起书,以及梁家辉儿子在病房放下书的镜头,封皮上都能看出是英文的。这是不是也有某种寓意呢?

《寒战》,好一部宣扬法治的主旋律大片~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寒战》,好一部宣扬法治的主旋律大片~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寒,片~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