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卧虎藏龙》观后感,结局怎么样

影视台词 > 影评 > :《卧虎藏龙》观后感,结局怎么样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卧虎藏龙》观后感,结局怎么样的正文:


  失控现象和隐显美学
  
   电影是形象的艺术——也是最容易受形象干扰的艺术。视听魅力,是双刃剑,许多导演都维持不好“形象魅力与剧作内涵”的平衡,即便经典如《英雄本色》。
   此片在剧作上,周润发扮演的小马哥十分空洞,不过是个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李逵。内心最复杂的是张国荣的角色,他要弑兄——此情结重大,如古希腊悲剧一般。从戏份比例上看,周润发不过是个配角。
   然而,电影拍下来,原本是张国荣的电影成了周润发的电影,无论张国荣的内心如何复杂,周润发贴个胶布、流点鼻血、走路瘸一下,就把戏都抢光了。新现实主义名作《洛克和他的兄弟》中的洛克在剧作上是个为了哥哥而自我牺牲的圣人,但影像效果是,洛克是个将其哥哥毁掉的阴谋家——一代天骄如维斯康蒂,也会出现偏差。
   不过正因为有了这点偏差,才拯救了此片,否则写一个农村家庭在城市中的崩溃,结果玩出一个圣徒,如此异想天开,实在有违新现实主义初衷。因为情节和形象有了不同的指向,洛克形象变得暧昧,避免了空洞,失控反成了好事。
   本文不详细分析《英》、《洛》,只是以此举例,由于视听魅力的不可抗拒,许多影片是失控而成的。在每一部电影后都有一部隐藏的电影。由于电影元素众多,稍有失控,或者导演趣味的不自觉地变化了,最初的电影构思就要变味。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变味的电影,作为电影专业人士,观影的乐趣之一,就是从现成的电影中寻找一个原味的电影。
   制作电影很难贯彻始终,都会多少失控,有的剧情崩溃,有的则造成了特殊效果。还有一种电影,是严格控制,故意将最初构思隐藏起来。
   中国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小说发端于野史。野史曲写真事,所谓“怪话就是真话,怪事多有隐情”。所有艺术都谈“虚实”,而中国小说要论“隐显”。老派文学评论的艺术鉴赏少,索隐多,就是要找个真事实情——故事中有故事,这是中国叙事艺术的嗜好。
   典型是例子是《红楼梦》,大多数人认为在玉、黛、钗的三角恋爱中,隐藏着的是乾隆时代“两个中央”的政坛秘史。周汝昌更从蛛丝马迹发现,根本就不是三角恋爱,而是一个男人的生命阶段由三个女人(还有一个史湘云)来划分,三个女人次序出现,毫不干涉。
   有点醋意是情趣,写成醋海风波就俗了,后续写手甚至在后四十回玩出一条人命,让黛玉死掉——因为完全不懂“隐”了些什么,所以只好在“显”的一方面用强,一味强化情节,造成艺术水准的下跌。
   而李安的《卧虎藏龙》也有此隐显。《卧虎藏龙》表面上是一个道义压抑爱情的故事,实际上是一个男人寻欢的故事。
  
  
  三元丹法和本来故事
  
   韩国经典《曼陀罗》其实在用中国明清神怪小说《绿野仙踪》的意念,就是一个吃喝嫖赌的人成道了,而一个严守戒律的人失败了。这种宗教观在西方凤毛麟角,在东方几乎是主流。虽然剧作粗糙,但由于这特殊的思维,成为令西方瞩目的韩国名片。
   由于东方的封建专制压力巨大,禅道几乎是唯一的叛逆途径,知识分子论禅道是在找自由尊严,所以古书中留下了太多的狂僧疯道,亵渎宗教戒律,隐喻着亵渎国家律法——这是知识分子的宗教观。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以僧道专业来写僧道,文学上有《西游记》,电影上《卧虎藏龙》可算一例。因为站在传统文化角度,看出的是另外一个故事。
   按照大多观众的理解,此片讲述剑侠李慕白准备退隐江湖,他看望了死朋友的妻子俞秀莲,两人早有情谊,但迫于礼教观念而不能结合。李慕白的宝剑被即将出嫁的玉娇龙偷走,玉娇龙是千金小姐,但她向往江湖生涯,甚至还有个新疆情人。最终她为了爱情,逃了婚,走入江湖。
   李慕白和俞秀莲为了维护玉娇龙的小姐名誉,一直为她隐瞒偷窃行为,劝她回家。然而,由于玉娇龙的师傅碧眼狐狸是李慕白的仇人,最终李慕白中暗算而死,他既没有得到归隐的清福,又没有得到爱情,实在窝窝囊囊,表明了生活的严酷性。而玉娇龙经历了真正的江湖,绝望自杀。李、玉两人都理想破灭,只有俞秀莲敢爱敢恨,但她只能孤独地活下。
   这个“道义压抑情欲”的故事基本成立,但一些细节却无法解释。如碧眼狐狸一个照面就被李慕白打倒,又怎么能杀得了李的师傅?玉娇龙追求爱情,终于见到了自己的情人,可为什么又要自杀?李慕白一下山就对俞秀莲有感情暗示,为何突然又拒绝了她,说是“朋友之妻不可妻”的礼教束缚,可为什么一开始又眉来眼,为表明爱意还要赌气嚷嚷:“不是早就说好了吗?”
   李慕白下山,说是要退出江湖,原本他就在山上,自然淡出岂不更好?还要下山宣布,千里送剑,搞得兴师动众,太像个好事之徒,没有一点“高人”的利索劲。他下山的真正原因都藏在他的开场白中,他说他静坐时到达了“一片死寂境界,没有光……”
   注意,他练的不是武功,而是丹法。有必要解释一下丹法,丹法有三种。第一种天元,就是做个空心金属球,受日月光照射,经十二年,空心球中无中生有地产生了一滴水,这滴水是日精月华,喝下便可成仙。有的富商便蓄养道士,十二年后,在打开球心的瞬间,道士变魔术般滴进一滴水。
   由于受骗太多,世人转向了地元丹法,就是用植物矿物炼。造个录音机造个电视都是有标准的,而成仙是没有标准的,没标准的炼造,结果难以预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记载,描述的是整幢房子一下没了,地上留个大坑,很可能是造出个炸弹。就算没造出炸弹,也往往造出毒药,秦始皇、隋炀帝都是这么死的。
   由于危险性太大,世人又转向了人元丹法,就是视女人为“活药”。见到漂亮女人,男人一定会精神抖擞。如果抖擞到极致,应该可以成仙吧?许多人对此有信心。就算成不了仙,也趁机浪漫了一下,何乐而不为呢?于是造成了许多流弊,历史上和尚贪财道士淫乱,往往激起民变,有几位宗师便是在群居群宿时被农民放火烧死的。
   当然,笔者所言的只是三元丹法的妄传流弊,玉娇龙骂武当山是“酒馆娼寮”,是因为道家确有此流弊。《卧》中的李慕白是武当派,道家文化无法以常理来测度。他为什么下山?片中交待,不是在世俗中看破了红尘,而是因为山上修道遇到了困境。什么困境?观众多稀里糊涂地看过了。
   道家有“孤阳不生,独阴不长”的理论,在人元丹法讲,就是找异性来匹配阴阳,方能焕发生机成就仙道。李慕白讲的“死寂境界”就是“孤阳不长”,他下山的真正用心,不是退出江湖,而是要找个女人。
   他找到了死朋友的妻子,做出了感情暗示,含情脉脉地约定北京见面,谈恋爱的人都懂得要找个情趣。为何要将宝剑送给贝勒爷?道家早定下个“修道要依附官府豪门”的规矩,不单是有钱买药,主要是可以在高官的势力下做点超越礼法的事情。借口退出江湖,将剑送给权贵,是为日后埋下了伏笔。
   以此分析,李慕白的爱情计划从一开始就不是只有俞秀莲一个女人,所以见到更年轻更漂亮的玉娇龙,立刻动了心,口中连声赞道:“福气福气。”从此再看俞秀莲便觉得乏味,再没了兴致。玉娇龙出于少女好奇心理,偷了宝剑,正中李慕白下怀,从此有了和她纠缠的机会。
   李慕白以一副“爱才”的模样,说玉娇龙练武走上了歪路,要她拜自己为师,其实是寻欢的借口。而玉娇龙明白他的用心,坚决拒绝,并讽刺李慕白为“老江湖”。
   一个不通世事的少女,怎么会如此清醒,因为她有一个过来人的师傅——碧眼狐狸。碧眼狐狸是杀死李慕白师傅的凶手,同时也是李慕白师傅的女人。李的师傅炼人元丹法玩女人,结果死在了床上——这在台词中一句话带过,很容易忽略的地方恰恰是故事的枢纽。
   不管观众看得有多糊涂,玉娇龙总是明白的。她面对李慕白,一下扯开衣襟,由于衣服湿了,乳房清晰可见,她说:“你要剑还是要我?”找贤徒本是个借口,男人对一个女人有意思,对这个女人来说,是掩饰不住的。
   一直糊涂的是俞秀莲,她还做着爱情的美梦,可惜李慕白是学道的人,远远超出她的想象。因为遇到了一个更好的女人,李慕白便疏远了她。李慕白说:“当你握紧拳头的时候,什么也抓不到,而张开手掌,却拥有了一切。”这话具有哲理,但男人骗女孩都是这么说的,老公要老婆默许自己有情人,也是这么说的。
   李慕白远远超出了礼法,但以礼法为借口应付别人,而俞秀莲完全不知所以,以为他受了“朋友之妻不可欺”的束缚,还诚恳地劝他不要痛苦。真是个可怜的女人,李慕白临死前是一种诡诈的眼神,分明在说:“你就傻吧。”但最终还是动了恻隐之心,对她说了句“我爱你”——也因为是美国电影,不管片子拍得多暧昧,只要一提到爱,美国人就都能认可,美国人就这么好糊弄。这是好莱坞的常规,李安正好顺从了常规。
   而玉娇龙看到俞秀莲充满爱意地抱着李慕白的尸体,也不忍心说破。俞秀莲觉得都是玉娇龙惹了麻烦,用宝剑威胁玉娇龙,而玉娇龙对她充满同情,实在没有打斗的心情。
   此片中李慕白说了许多为人处事的儒家道理,那是他的障眼法,把玉娇龙的不抵抗,说成是终于体会到李慕白教育的儒家礼法,是说不通的,因为她最后自杀了,并没有回到主流规范中。
   俞秀莲得到了一个泡沫爱情,而玉娇龙被李慕白破坏了心境,当她见到自己的初恋情人,突然没有感觉了。她有家不能回,有情人却爱不起来,意外地尴尬,于是绝望自杀。
  许多人抱怨周润发扮演的李慕白性格暧昧,我们太习惯他“小马哥”一类的棱角了,因为周润发没能展示性格棱角,所以此片观赏性较差。殊不知,正是要将他暧昧化,李安就是要一个“别有用心”的暧昧形象。但李安的用心又不好明说,或说起来太过麻烦,所以指导周润发的办法,就是一个镜头四五十遍,直到将周润发的神采消磨干净。
  导演指导演员,只要能出效果,不管用何方法都无所谓,电影是形象的艺术,许多演员都是糊里糊涂地演了部名片。如果明白了李安的用心,就可知道周润发几乎是完美地演出了这个角色。为何评论差距如此之大?
  因为周润发在影片中说的第一段话“没有光……”是太专业的道家术语,李安并没有作出通俗化的解释,这段话是整部影片的起点,起点不明,此片就会被看成另一个故事。
   《卧》是部哀伤的电影,因为寻欢不成,而不是礼教的压抑。其实中国古人总是明一套暗一套,活活泼泼,并不特别压抑。生活状态是隐显并存,艺术也是隐显并存。
  


《卧虎藏龙》观后感,结局怎么样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卧虎藏龙》观后感,结局怎么样来自微语录网,更多《卧,么样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