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V字仇杀队》怎么样,结局好看吗

影视台词 > 影评 > :《V字仇杀队》怎么样,结局好看吗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V字仇杀队》怎么样,结局好看吗的正文:

  V for Art
  唠唠叨叨地讲大道理,异常潇洒地大开杀戮,诡异地身世,永不摘下的面具。。。这些特质简直要为V for Vendetta贴上小成本B级片的标签,以取悦群众为要。但后来看到制作阵容,看到纪念盖福克斯的历史背景,我恍然大悟:此乃文艺青年的终极反叛之梦!

  V or Art的世界观
   都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但众所周知的艺术本身却很少屈尊妥协。因而,艺术家们的政治观趋向非黑即白的简单也就在所难免了。毕竟正是这“纯净的”二分法,才能生发出不顾一切的激情。
  V正代表这样一种终极艺术的理念,以最轰轰烈烈的方式追求理想中的平等和自由。在他的眼里,政府及其媒体是极权的,是1984的,是愚蠢的代名词。极权组织利用人的弱点进行宣传控制,武力威胁;极权内部勾心斗角,权权相依,此处的罪行丑恶无需赘言。更可怕的是,无能的政府似乎培养了同样无能的群众。他们俯首贴耳,狐假虎威,因而V的反抗似乎只能是个人式的,并带有煽动性地指向了一个艺术化的特定时间与地点。
  然而面对这样一个境遇,这只是唯一的方法和结局么?所幸电影不是教科书,仍属于一个主观视角的表述。在结尾的地方,它就透露了V对于这样一种环境可能存在的妄想。人们在广场上摘下面具看爆炸的时候,出现了应该死的戴眼镜小孩,监狱的女同,还有之前至少被打的秘密警察的面孔。刻意的镜头显示这不可能是BUG,而更可能是作者给自己故事留下的一个超现实豁口。毕竟制作人也清楚V想越界上帝行使审判的权利,想通过这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方式来革命,终究是不可行的。
  所以是在我看来,这个BUG就表示了V的存在和复仇是仅存于理念里的一场酣畅淋漓(如他所言,behind this mask is an idea)。至于现实是如何地不堪,想想爆炸后的的伦敦是怎样满地狼藉,想想广场上的军队人潮会如何褪,想想法国大革命的前因后果,或许观众就会明白为何V一定要在最后壮烈地牺牲,一定要被安排在那玫瑰与炸药的列车上驶向粉身碎骨。就是因为V只应存在于地下的宫殿,天上的烟花,只应存在于面具之下的复仇理念,只应存在于他所建立的高潮之中。
  电影的2个小时中V is for vendetta, is to victory,但是在现实中v is for art或许是更好的结局.
  
  
  V or Art的爱情
  上文说了V是个仅存于理念的故事,他的爱情显然也是如此脆弱而完美的表现主义。
  V里面的爱情大概由几件事情组成。首先是二人相遇,互助,V被背叛。其次是假装拷问,痛心放走。最后是少女爱上V,却又被拒绝。最后应了基督山伯爵,使命重于爱,爱情又以怀念的方式高高地永存了。
  在这样几个事件中,艺术化爱情元素几乎全全占有。无论是试探背叛,还是考验,忍痛离,背负誓言,到爱情永存。这些主题拿来细细体味,几乎可以另拍上延伸的一百部爱情电影。而此处的浓缩,也最好的阐述了这部高度理念化的表现主义电影对自己的定位。
  
  
  
  纵观V for Vendetta,表态要多于内涵,形式要多于深度。剧本在文字游戏的同时,也难免有凛乱地方。比如inspector,作为观众的代入的重要角色,人物层次感不够。此处虽也可理解为艺术的自大,因而人人不过是一颗棋,理念与理念的对抗才是最后爆炸和烟花所欢庆的,但这也确乎是缺乏了,深一层次的,理念之于生活的可能性探讨。
V字仇杀队

《V字仇杀队》怎么样,结局好看吗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V字仇杀队》怎么样,结局好看吗来自微语录网,更多《V,看吗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