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台词 > 影评 > 正文
文章正文

《金陵十三钗》戏说大结局

影视台词 > 影评 > :《金陵十三钗》戏说大结局是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金陵十三钗》戏说大结局的正文:


  曾经有人评价陆川的《南京南京》像一出架空历史背景的舞台剧,《金陵十三钗》做得更彻底,除了教导队巷战这条支线,主要戏份大都在“教堂”完成,教堂是舞台,粉墨登场的人物有:假神父、女学生、妓女、汉奸、国兵、日兵。在人物设定和写法上,与《南京南京》很接近,汉奸也有难言之隐,是为了保护家人不得已而为之;兽群中也有貌似人性尚存的日兵;国兵也有顽强抵抗者;妓女也义勇救人。只是多了一批如惊弓之鸟的女学生,和阴差阳错误入虎穴的假神父。
  
  无巧不成书,所以不要多想约翰为什么非要冒生命危险教堂埋一个死人。入殓师这个职业别有用意,后来他要凭给死人化妆的手艺瞒天过海,这个设计挺妙,但还要多亏长谷川大佐的配合,接人那天他“恰巧”没出现;加藤中尉也看过学生们表演,还面对面数过13个女学生,无奈眼太拙,接人时又忙着应付汉奸孟先生,就眼睁睁把人给放过了,为此加藤中尉冷不丁给了孟先生一枪,估计是埋怨他挡了自己的视线。总之这个“掉包计”能成功,都靠约翰有个好职业,好手艺,还很幸运遇到一群粗心的敌人。
  
  李教官是有血性有枪法的好汉,而且心特细,战场上命悬一发还想着给女学生拣鞋送鞋,还有一群只顾冲锋不谙战术的战友壮烈殉难,可惜他们再英勇,也比不过约翰那张美国脸能当免死令牌使,最后救下12个学生的不是他。妓女们的出场十分香艳,仗打得如火如荼,她们却穿戴得像要赴宴,都听说日本兵兽性大发不干人事,她们不仅不涂得灰头土脸避免惹祸上身,还尽情涂脂抹粉唯恐男人不乱,要美不要命,甚至有人为了回妓院拿耳坠子,被野兽逮个正着,撕成碎片。她们的这种无知还表现在把教堂当成避难所之后,就毫无警惕心,墙外枪林弹雨,她们在墙内撒泼调情争厕所,没有半点危机感。空想的情节脱离了现实根基,经不起推敲。
  
  直到日本兵杀死了女学生,妓女们才知道害怕了,那股“老娘想干嘛就干嘛”的嚣张劲儿才有所收敛。长谷川大佐的出场又给众人吃了颗定心丸,这位精通英语的日本绅士还歌兴大发,温柔唱起了童谣。这个人物没有写透,不如像克里斯托弗·华尔兹在《无耻混蛋》里演的德国军官,温文尔雅出场,一步步露出獠牙。长谷川应该不是来弹琴唱歌的,真正的目的是来搜捕伤兵。严歌苓小说里有这样一段描写:“如果运气好,李全有可能会出奇不意地夺下一两条枪,但激怒的日本人会干出什么?身为军人,不能保护女人们,已经够可悲,还要使她们本来已经危险的处境恶化,便是犯罪。李全有放下了手臂粗的抵门杠,慢慢拖着弹伤累累、残缺不全的身体走了出来,站在了刺刀前。勇猛半生的李全有为自己如此委屈的军旅结局流出眼泪。只剩一条腿的小兵王浦生几乎没穿衣服,只穿着各种绷带。地上的雨水积了水洼,那个日本兵像拖木料一样把浑身绷带的王浦生从水洼里拖过。才做了截肢手术的王浦生在地上蜷缩成一团。李全有向中佐冲。没等人们反应过来,他双手已掐在了中佐的脖子上。日本兵不敢开枪,怕伤着中佐,挺着刺刀过来解救。在士兵们的刺刀插入李全有胸口时,中佐的喉咙几乎被两个虎口掐断。他看着这个不认识的中国军人的脸变形了,五官全突出来,牙齿也一颗不落地暴露在嘴唇外,结实的、不齐的、吃惯粗茶淡饭的中国农民的牙齿。他下属们的几把刺刀在这个中国士兵五脏中搅动,每一阵剧痛都使他两只手在脖子上收紧。中佐的手脚瘫软下来,知觉在一点点离散。”这更真实地刻划了国兵的悲壮反抗,而不是在电影里为了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制造以一敌百的神话,教导队只是最初级的战队,哪会有那么多弹药?国兵战斗力真要那么强哪会有“南京大屠杀”?
  
  两场奸杀戏拍得很悲惨,但是看了这么多国产战争片,也没弄明白日本兵到底是天生禽兽?还是有什么原因让他们从人变成了兽?倘若有朝一日两国开战把仗打到日本,深受血仇刺激的极端者会不会重演兽行以图报复?对残酷兽行的过度彰显使人警醒、胆寒还是加深仇恨?我们在战争片中,到底悟出了什么?战争剿杀的不止是人命,更是人性。因为人的骨子里藏着一只野兽,倘若不以教养、道德、法律牢牢圈住,就会冲出来造孽。战争就是冲垮这些围栏的洪水,使兽性无限膨胀,人性却被淹没毁灭。在这场兽性与人性的较量中,兽性占了压倒一切的上风,弱小的学生们只能用死保全清白。正是这一幕,让妓女们幡然醒悟,挺身而出,但这转变是不是来得太突然?死了两个同伴,学生们要跳楼,玉墨的一番话,就让妓女们陡然高尚了?除了书娟暗中偷窥玉墨,妓女们和学生们何尝敞开心扉交往过?她们把善良给了一个奄奄一息的伤兵,甚至为了让伤兵听一首曲子而丢了性命;她们把热情给了一个从天而降的美国人,甚至死到临头都要为他献身。这场床戏也许算是人性化的,明天就要赴死,在死前和让自己心动的男人亲热一回,黄泉路上也会感到温暖。可气氛明显是欲多于爱。而妓女们莺声弹唱,活色生香集体扑向观众的慢镜头,更是把肉欲的美推向高潮,让悲情牺牲变成了秀色可餐的肉宴。
  
  死亡和被强奸的噩运牢牢扼住女人们的喉咙,戏里倒有一大半时间,她们没有丝毫的忧虑恐惧,照样耍嘴皮子斗心眼,既不为吃喝发愁,有日本兵接济;也不为玩乐发愁,教堂门一关就可以逍遥自在。无论需要什么,有齐全的道具伺候着,所以她们不慌不忙喝着小酒勾引着男人。要是没有毛骨悚然的奸杀戏和血肉横飞的战场戏,简直都快忘了这是一场要命的战争。日本兵都打到门口了,中国人还处处“窝里斗”:妓女和学生互相看不顺眼;妓女之间为了陈年旧怨唇枪舌战;汉奸只顾保护自己的女儿,弃其他孩子于不顾;学生之间也有嫌隙,孟书娟成了大家的眼中钉。照这个一盘散沙的活法,能不亡国吗?
  
  全片充分刻划了人性的“自私”,却没有写好从“自私”到“无私”的转变,尤其是没有将学生和妓女两者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后来妓女肯为学生做出那么大牺牲也就缺乏说服力。浦生和豆蔻的戏份,不如改成那个坠楼的女学生没有死,受了重伤,豆蔻悉心照顾着这个容貌很像自己妹妹的女孩。豆蔻和香兰不是为了拿琴弦、耳环这种无稽的事情送命,而是冒险出帮受伤的女孩找药,回来的路上不幸遇害,而且遇害地点就在教堂门外。只隔着一道门,就是人间和地狱之别,妓女们亲耳听到同伴的凄厉惨叫、亲眼目睹同伴被凌辱惨死,那种震撼比听约翰避重就轻的口述要强烈得多,唇亡齿寒,原本麻木的人性才可能会有所觉醒。妓女们眼睁睁看着同伴遇难却无法出手救援,而把守教堂大门的日军则熟视无睹,津津有味地旁观、甚至参与,让她们认清自己的处境就是笼子里待宰的羔羊,如果没有卡车也没有通行证这些逃跑工具,那么是束手待毙,还是乔装掉包在死前奋力一搏?豆蔻和香兰的牺牲,让女学生们认识到妓女也有情有义,为自己从前的轻视而羞愧。玉墨劝妓女们同意掉包的那番话,不要在妓女的特殊身份上做文章,观众就不会质疑“为什么女学生比妓女更该救、哪一方的生命更宝贵”。不是妓女比处女更身经百战不怕强奸,而是同样身为女人,能忍心眼睁睁看着像自己妹妹那样的柔弱女孩被糟蹋而死吗?当灾难来临,长者保护幼者,强者保护弱者,不是天经地义吗?救人的义举跟是不是妓女、爱不爱国没有关系,是出于人的良知。
  
  戏名叫《金陵十三钗》,戏的重心却全落在约翰一人身上,女学生和妓女的作用只是“掐架”和“掉包”,篇幅有限,陪衬人物只能模糊地作为一个个符号存在。为了凑齐“13钗”,让陈乔治男扮女装,其实陈乔治和约翰的对手戏都可以由书娟一人完成,这个男孩角色可有可无。至于掉包的空缺,是书娟主动顶替,她为父亲感到羞耻,也为了搭救同伴。前面的情节应有一些铺垫,不是只写“当汉奸情有可原”,也要写出这种“向恶屈从”的行为(哪怕是被迫)会引起什么恶果,如果坠楼而死的那个女生是书娟最好的朋友,孟先生做汉奸就更无法得到女儿原谅,父女之间就有可能决裂。最后一个人上车时,不是妓女小蚊子哭闹挣扎,而是孟先生看清那是自己的女儿书娟,五雷轰顶,之前所有努力都落了空,拼命想要阻拦而被枪杀,这才显出“汉奸”这个角色的可悲性,一个孩子尚且知道舍生取义,大人却想要忍辱偷生,跪着活不是真正的希望,站着死才是。
  
  约翰带着学生们顺利出逃的戏有惊无险,可以不提。电影最后定格在书娟那双清澈哀伤的眼睛上,她和玉墨她们一起上路,不是指望别人牺牲来换自己活命,而是勇敢从自己做起,这种精神才是一个民族存续的根本,《金陵十三钗》这才名副其实。陈乔治的“替补”就不必引起争义,全片也不至于沦为约翰一个外来客的独角戏。这位远道而来的人道主义战术,勇敢、机智、多情,不仅没有临阵脱逃,还在敌人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修好逃跑用的卡车,要是他过得了玉墨的美人关,没有接受她的献身,就更高大全了。克里斯蒂安·贝尔演得好,咱用一堆非职业演员衬托人家这样的戏骨,占了成本的便宜吃了演技的亏。贝尔没准儿能拿奥斯卡,咱花了6亿人民币,塑造了一个响当当的美国英雄,真是了不起。

《金陵十三钗》戏说大结局由微语录网(www.5yulu.com)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微语录网 www.5yulu.com
本篇《金陵十三钗》戏说大结局来自微语录网,更多《金,结局相关美文请浏览微语录网。